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电改冲击波】中央电力企业全面落实改革部署

2015-12-01 08:46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售电侧电力市场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机遇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

近日,六个配套文件出台,标志着新一轮电改进入具体操作阶段。而新一轮改革将在如下三个方面对电力行业发展趋势产生深远影响。

一是电网建设将出现投资与创新高潮。开放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对整个电网建设有三重意义:第一,社会资本成为电网建设的有益补充;第二,社会资本带来配网市场的有序竞争,将掀起新一轮技术创新热潮,进一步提高配网智能化水平;第三,电网企业的投资能力与技术创新将专注于坚强电网的建设。

二是清洁可再生能源迎来长期稳定的发展机遇。长期以来,受制于电价形成机制、跨区送出消纳和配电网建设水平等问题,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优先发电制度从法规层面解决了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制度制约,开放社会资本带来电网投资与创新热潮,将从资源利用水平上提高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消纳能力。

三是抽水蓄能电站将进入更加合理的快速发展通道。配套文件中明确建立辅助服务交易机制,逐步形成占最大用电负荷3%左右的需求侧机动调峰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装机容量替代、备用节煤和大规模储能效益,能使大容量的火电站或核电站高效率地以最优输出工况运行,显著提高煤电、核电及西部水电的发电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强跨省跨区接受季节性的西部水电和间歇性的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比较优势,提高抽水蓄能电站、龙头水库的应用价值和功能效益。未来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将日益显现。

四是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建设破冰起步。随着配电网、微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分布式电源将提高到战略性发展高度。优先发电制度给予了分布式风电、太阳能发电用户以高于一类优先保障的待遇。分布式发电的破冰起步,也给两类产业带来希望。

同时,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可再生能源、抽水蓄能电站及包含分布式电源在内的环保智能建筑产业发展机会,定将为中国电建发展创造更好的机遇。

建立竞争有序的电力运行新机制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部白江红

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就是允许发电企业直接参与竞争,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获得发电量,并逐步扩大市场化电量的比例,实现电力电量平衡从计划手段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市场手段为主。同时,通过保留部分发用电计划,一是保障居民、农业和重要公共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用电需求,二是确保维护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稳定运行,三是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依照规划保障性收购和消纳。那么,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又将带来哪些好处?市场“看不见的手”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工具。在保障公益性用电和调节性发电的基础上,通过在发用电两侧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还原电力企业、消费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电力的商品属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形成正确的电价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化条件下,价格由供需双方根据自己的成本和用电价值,互相竞争共同形成正确的价格信号,使发电企业和用户根据价格信号进行决策,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电企业可以在高电价期间多卖,低电价期间少卖;用户在高电价期间少用,低电价期间多用,从而提高用电效率和减少用户用电支出,进而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同时,市场化的电价可以体现不同时段和不同区域的电力供求状况,从而引导发电投资合理流向不同区域;用户也可以根据电价的高低选择不同的落点。

缩减发用电计划更能促进发电企业主动改善经营水平,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能耗水平,最终达到降低电力生产整体成本的目的,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电力行业是一个具备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领域,在引入“看不见的手”以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居民、农业和重要公用事业用电的安全性和价格的合理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兼顾节能减排,保障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因此,电力体制改革需要在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的系统统筹下,有序地、逐步地引入“看不见的手”,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实际发展需要的电力体制、机制。

原标题:电改冲击波 中央电力企业全面落实改革部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