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思考】关于能源互联网定位问题的思考

2015-12-02 09:08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左前明关键词:能源互联网能源消费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互联网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能源互联网的理解有一种倾向,将其等同于电力互联网或分布式电力互联网。笔者认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不应是单纯“电网”或“电力+互联网”,而是要在深刻理解“互联网+”本质和充分认识能源问题基础上,站在更高层面,以更广角度去思考。

一、“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本质上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效率问题!所谓互联网思维,实际上是基于“解决效率问题”的本质衍生出来的思维方式。用户思维提升了产品功能性和用户体验效率,迭代思维提升了产品更新效率,简约思维提升了核心功能使用效率,平台思维提升了各方参与衔接效率,跨界思维实际上就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互联网的打法正是基于这种思维模式,降维打击,提高效率,实现独大。腾讯游戏打败任天堂是打掉了游戏硬件的维度,小米电视打击夏普、康佳打掉的是高毛利维度,360超越瑞星、江民打掉的是收费维度!如若再放眼O2O、P2P、B2B、C2B等商业模式,更是如此。

二、能源的理解

一是从能源内涵来看。“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电能只是二次能源的其中一种形式。只从电能角度的部分概念不能囊括能源大概念。

二是从能源供应链来看。如果构建端到端的能源供应视角,其过程应是一次能源—传输—终端用户以及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传输—终端用户两种形式。单纯把二次能源中电能供需链加以互联网改造,不全面,即便是考虑未来电能替代,也有一次向二次转化问题。

三是从具体我国能源国情看。从赋存结构看,我国能源资源显著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风光好”。煤炭和风、光等一次能源相对丰富。根据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相关研究,到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在50%左右,届时新能源也将占到半壁江山。如果将常规一次能源割裂出去也不符合我国的能源国情。

原标题:关于能源互联网定位问题的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能源消费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