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市场正文

【“数码”输配电】轨道交通为输配电设备带来了千亿元新蓝海

2015-12-03 17:52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关键词:输配电设备充电桩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智能化、高能效输配电设备关键技术研发,成为输配电设备生产企业抢占市场的强大优势。综合看来,近年来多种输配电设备智能化、高能效关键技术研究都有新进展。

斥力分闸永磁操作机构是低压电器智能操作技术的一种。永磁操作机构通过利用电磁斥力提高低压开关电器的刚分速度,降低触头材料损耗,同时提高操作机构的可靠性,其永磁力可保持长达100年,比传统弹簧机构和电磁机构的机械寿命提高了至少3倍。拿真空断路器永磁操作机构来说,“它体积小,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高、速度快,时间精确,是非常适合智能操作的操作机构。”宋政湘说,这种真空断路器的需求量非常大,市场前景广阔。

对于互感器来说,传动电流互感器绝缘结构复杂、铁芯易饱和、体积大耗材多等,明显不能满足当下市场的需求。为了适应了电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需求,互感器逐渐与数字化的光电技术相融合。“数字化光电互感器通过利用光电子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电压、电流测量,客服了传统互感器缺陷。”宋政湘介绍,新型电力互感器研究的核心是不同的陈列拓扑下磁场与产生它的电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磁场—电流反演算法。

在传感器的非接触温度测量方面,红外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利用红外测温探头输出的电压信号与被测物体温度及环境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环境补偿的关键技术,从而解决了环境温度对被测物体温度输出信号的影响。”宋政湘介绍说。

谐振电容器中的损耗不容忽视,随着超导电力技术的进步,业界不断探索使用超导材料做电容器,“超导材料的交流损耗远小于常规材料的电阻。实验证明,相比采用常规谐振电容器,采用超导谐振电容器的传输效率更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表示,当前,超导电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探索新的超导应用技术很有必要。

这对输配电设备生产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9400亿美元目标实现并不容易 能源互联网发展障碍重重】

丁民丞分析认为,中国虽然到2020年能源互联网的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但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还面临三大障碍

首先,中国政府在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中,主要力量集中在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尚未真正进入消除行业壁垒、促进市场化竞争的新阶段;中国电力交易市场建设仍处于探索期。

其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仍需提升,相比发达经济体,中国人均享有的通信基础设施仍处于低端。考虑到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在地域上的二元逆向分布,大多数能源产地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能源相关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

再次,中国能源投融资渠道仍然有限,以银行为主,辅以股票、债券、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渠道。以可再生能源为例,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超过全部融资额的50%,但来自股市、债市、风投和私募等渠道的融资份额却有所萎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配电设备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