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市场正文

【“数码”输配电】轨道交通为输配电设备带来了千亿元新蓝海

2015-12-03 17:52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关键词:输配电设备充电桩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深度:千亿锂电池投资的出路何在?】

近日,有媒体预估,2015年动力锂电池产业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发展势头,新增投资可能突破千亿。可是这千亿投资或者说大量产能的出路又在哪里呢?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的一句话,似乎可以为这疯狂的投资降降温,海兹曼坦言,目前没有一家中国的电池生产企业能满足大众的采购标准。其实何止大众,目前国内主要大型汽车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很少选择本土电池供应商。那么,本土锂电池供应商如何更好的释放产能呢?

据报道,最近半年以来,A股已有10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建设新的锂电池项目,投资总金额接近280亿元。另据统计,今年1至10月来自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增量投资有800亿元,加上社会上其他企业的投资,预计2015年度动力锂电池新增投资将突破千亿。

如果按照现有企业的新能源布局来看,也许这些产能甚至都不能满足现下需求。广州车展之后,国内整体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渐趋明朗,大型汽车集团除去东风之外,基本所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5年规划悉数出炉,未来五年,长安等八大车企总计将投产90余款新能源车。从总量上来看,这些企业规划产销总和甚至可能超越国家十三五新能源汽车产销总目标。个别企业的目标甚至超越百万辆,少则20万辆,面对这样的产销布局,锂电池产业链没有理由不追加投资,甚至大规模追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商机的正确反应。

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客观现实是,上汽、中国一汽、长安等主流车企最终并未选择本土锂电池供应商,而是牵手LG化学等跨国巨头,例如,LG化学2016年以后要为在华主要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电池数量达55万个。如此巨大的需求正在不断为跨国巨头争食。

积极布局上游锂电供应链抢占市场,对中国锂电乃至新能源产业来说是件好事,但是这需要更加协调的整零协同。本土主机厂也需要与本土电池供应商探寻一种更好的合作模式。否则,大规模采用跨国品牌核心零部件基础上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并不是真正的弯道超车。

【加拿大系统运营机构采纳约17MW可再生能源储能项目】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独立系统运营机构(Ontario'sIndependentElectricitySystemOperator:IESO)11月23日宣布,作为新的能源储藏项目,采纳了5家公司的9件合计输出功率为16.75MW的提案。

通过此次采纳的项目,将完成该独立系统运营机构规划的合计设置50MW能源储藏系统的计划。目的是,在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的输出变动等电网环境变化的同时,强化维持可靠性的能力。

被采纳的5家公司分别为AmerescoCanada、SunEdisonCanadaOrigination、NextEraCanadaDevelopment&Acquisitions、NRStor和BaseloadPower。

采纳的提案为,固体电池4件,合计输出功率为8MW;液流电池4件,合计输出功率为7MW;压缩空气系统1件,输出功率为1.75MW。项目将签10年的合同

安大略省的独立系统运营机构为维持电网的可靠性,将导入利用能源储藏系统,以秒为单位充放电的机制。另外,还准备了与不同时段的电力价格调整组合,在低价格时段为储能系统充电,在电力不足时段从能源储藏系统放电的合同。

由这些调整,可在吸收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输出变动的同时,优化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输出。例如,用于吸收10月份容易发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剧烈波动等。

包括此次项目在内的整体电力系统,将由安大略省的独立系统运营机构管理。将与包括项目参与企业在内的伙伴企业密切合作,实现最合理的运营。

相关阅读:

【“数码”输配电】被炒的飞起石墨烯 电池能用上了吗?

以价值为中心,以数字为导向!我们为您追逐每日输配电的那些有价值的“数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配电设备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