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电网“一家独大”之势未破 电改是否避重就轻?

2015-12-04 09:42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售电侧改革电网公司售电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电网企业因拥有成熟的网络、先进的技术,具备绝对的优势,新的售电主体根本无法与其竞争。如何在短时间培育新的售电市场主体,并让第二类售电主体充分进入,是改革的当务之急。

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认为,“关于民营资本或社会资本进入售电市场,应循循渐进,逐步培育。在电改放开的初期,主要交易对象仍是大用户,以及基于原有直购电体系下的扩展。因为对于大用户来说,最核心的要素仍是电价。我认为目前最占优势的莫属发电企业自己建设的售电公司,他们有望在未来5~6年成为中国售电市场的主流”。

此外,据方正证券电气设备行业高级分析师周紫光预测,受此次电改配套文件的影响,以下三类电力企业将成为主要受益者。第一类是切入售电领域的发电公司。本轮售电侧改革将首先在完成输配电价梳理的试点地区发放售电牌照,并首先向高效、优质、清洁的发电企业放开售电侧,因此试点地区(深圳、蒙西)的大型电力集团有望首批获得售电牌照。

第二类企业是地方小电网公司。这类公司输配售一体化,在改革过程中与单纯的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相比,拥有比较优势。改革之后,公司上游掌握电力资源,下游坐拥配电网和用户资源,拥有较强竞争力。

第三类企业是转型能源服务的电力设备企业。电改对于电力设备板块的影响偏长期性,但影响程度更深,此类企业短期依托能源服务创造业绩,长期具备从现有业务转型售电和其他电力服务的基础,有望成为改革长期受益方。(能源杂志)

难逃掌控!售电来袭别以为是蛋糕!

第一:电改前的电力系统,输配售都由国家垄断,售电业务这一块是有巨大的空白,需要从零开始建立电力销售体系,而电网公司因为垄断不需要市场开拓,同样需要从零开始建立市场开发渠道,一切从零开始,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机遇,还需要过硬的技术和知识基础,才能够时刻跟上改革变动大潮。

第二:电力作为日常必需品,不仅需求大,而且涉及到的技术和硬件条件都较高,如果想拥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体系,那个投入的资产不容小觑,作为民营资本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资金链是否真的能持续维持售电公司运营?对于大多数创业团队来说资金也是一巨大拦路虎。

第三:随着新电改进入关键期,欲从中抢占先机的公司也是摩拳擦掌,加速布局。售电公司必然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冒起。现在,全国多地成立售电公司,很多上市公司已成立了售电公司,积极进行售电侧的市场布局,如科陆电子、比亚迪、孚日股份、四方股份等民营上市公司积极运用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公司;而内蒙华电、桂东电力、粤电力、广州发展、申能股份、漳泽电力等发电公司也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售电公司,更有五大发电集团在后面虎视眈眈,地方电力也在摩拳擦掌,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电改给体制内人才带来的是掘金福音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呢呢?小编在这恐怕要抱有消极态度,电改虽然是块巨大蛋糕,看上的人却不在少数,面对风风火火的改革大潮,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市场再大,能吞下的也就那几个。售电侧虽然已经开放,但是终归还是在国家掌控之下,如何能达到国家要求,这也是一个难关。在种种形势之下,能够激流勇进,稳坐鱼台的只怕只是少数,在时间的考验之下,恐怕大部分的公司都必须面对无为而终的局面。(全球电力资讯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电网公司查看更多>售电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