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评论正文

【深度】解疑!中国风电摇篮是如何沦为“晒太阳工程”的?

2015-12-09 14:55来源:能源杂志作者:闫笑炜关键词:风电产业达坂城电场弃风限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些发电企业员工认为:“每个企业装机质量,管理水平都不同,对于一些管理效益好的企业很不利。”

这使得埋藏在发电企业员工中的怨气,时有爆发。在达坂当地的电力系统中,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平静的夜晚,当人们即将就寝时,电网公司一位调度员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来访者’并不陌生,他是一家央企旗下能源企业的中控室的调度员,平日里工作多有交集。开门后‘不速之客’愤怒的将一摞整理好的发电机组运行小时数‘摔’到他面前,认为电网公司对他们的有所不公。”

风电产业链中,电网公司的调度和发电企业中控室就像上游和中游的“联络站”,关系微妙。电网公司调度员会根据线路负荷,对整个地区风电企业进行调控,用当地发电企业的话来说就是:“你是停机还是开机,都是电网调度一个电话说了算。”

一位不愿具名的风电企业工程师告诉《能源》记者:“前几年,许多人都挤破了脑袋想往电网调度员职位上挤,但其本身并非要职,收入也不高,但是因为其工作直接触动了上游发电企业的效益,因此,在新疆当地电力系统内,调度员是相当有地位的一份工作。直到近几年,调度基本实现了透明化,这种现象才逐渐缓解。”

虽然同一省份,同一区域同一公司开发的项目,面对弃风限电,其境遇也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真金白银的流失。一些恰巧将项目集中布局在限电严重地区的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寒冬。

救不了急的特高压

从最早的西电东送,到最近几年陆续上马的数条特高压项目。跨区域输电线路曾经是解决达坂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难题和东部地区电力紧缺问题的最优方案。时至今日,外送通道仍被看做解决地区风电消纳的“救命稻草”。

在2008年前后,限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通道建设的滞后,一方面,电网公司并不积极,认为风电对电网是不稳定因素,是垃圾电源。但国家《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网公司有支持风电上网的义务。后来,电网公司无奈,在新增装机审批时,都会捎带一句话——不保证消纳。

原标题:解疑!中国的风电摇篮是如何沦为“晒太阳工程”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查看更多>达坂城电场查看更多>弃风限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