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评论正文

【深度】解疑!中国风电摇篮是如何沦为“晒太阳工程”的?

2015-12-09 14:55来源:能源杂志作者:闫笑炜关键词:风电产业达坂城电场弃风限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达坂城的玩家主要是央企(包括地方国企),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不少煤老板也转型做了起“风电”。“我曾经在这见过一个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才50万元。一些有政府背景的老板,获得路条,没有开发能力,就将它们倒卖给需要路条的央企,一个5万千瓦风电项目的路条甚至能卖到2000万元,近些年,自治区政府管控很严,因此国企只能以控股的性质控股民企,而民企很愿意被控股,因为他们什么不做还能分红,但对于央企来说,却影响项目收益。”一位当地企业负责人表示。

国家发改委曾试图挽救这一扭曲的产业,其价格司酝酿于2015年6月30日实施新的风电上网电价,将第一类、二类、三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降低2分钱,调整后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49元、0.52元和0.56元。达坂城属于一类风资源区,但这项政策反而激发出新一轮的抢装潮,为了抢在新的价格落地之前享受下调前的上网电价,有业内人士爆料,新疆今年上旬的抢装规模达到500万千瓦。

在乌鲁木齐,《能源》记者采访到了一家央企分公司的总经理,他一见到记者便大倒“苦水”。

“你不装,政府就找别的家装,然后把你直接拉到‘黑名单’。再想拿项目就没那么容易了。大家发电小时数都在集体下滑,但国企之间还有竞争,为了保障你装机比例不变,只能抢。”这位总经理无奈的表示。

由于很忙,他只给了记者一小时时间,因为接下来,他要赶去地方政府办公室,被“约谈”新项目路条相关事宜。

相关新闻:德勤:中国风电行业整体回暖 2020年装机2亿千瓦不叫事

难以协调的产业链

面对无法挽回的形势,电网公司当务之急是平衡各大发电集团的电量,使各大发电企业尽可能维持相对平衡,但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你让3个企业限电时间长,7个企业不限电,或者1个限电,9个不限电,这无法平衡,所以电网公司只能让10个企业发电小时数都相等。”但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引发所有人的不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告诉《能源》记者。

原标题:解疑!中国的风电摇篮是如何沦为“晒太阳工程”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查看更多>达坂城电场查看更多>弃风限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