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企业正文

用生命做电动车!看特锐德豪赌充电桩的那些台前幕后

2015-12-10 13:50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徐沛宇 闫笑炜关键词:充电桩充电设施特锐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的增长极

2004年,特锐德生产出第一台箱变,随着高铁的飞速发展,箱变成为了特锐德的骄傲和财源,特锐德也因此成为青岛人心目中的骄傲。在青岛乘坐出租车时,司机都会对特锐德表露出自豪的神情。

但当地人并不清楚的是,从去年开始,一场主营业务的变革在特锐德内部酝酿发酵。高铁箱变市场的饱和,使箱变业务走向“拐点”。在其2014年年报中,收入占比近50%的箱式变电站毛利润变同比下降1.83%。如何带领团队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于德翔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

2014年,新能源汽车被纳入国家战略,与其配套的充电桩业务也再度迎来一阵淘金潮。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假设全部按照乘用车的标准5:1来配置充电桩,2020年充电桩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特锐德真正进军充电桩行业的标志,是在去年8月。当时,特锐德通过了《关于投资汽车充电项目的议案》,出资3亿元在青岛市高新区成立了特充公司,并以该公司为主体进行投资,从事汽车群充电系统平台建设、汽车充电服务、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电动汽车销售及服务等业务,后来,该公司改名为“特来电”。

按照于德翔的构想,青岛是进军全国充电市场的大本营,也是特锐德迈向全国的第一站,在特锐德的战略规划中,全国所有新能源示范城市都将纳入特锐德的业务版图。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充电桩其实是稍显另类的“高铁箱变”。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能源》记者介绍说,充电桩门槛本来并不高,充电桩本身也是需要箱变的,但电压较高铁箱变要小很多,可以说特锐德的充电桩就是高铁箱变的“迷你版”。

然而,特来电内部高管更愿意将特来电定义为“互联网”公司。对于拥有传统制造业基因的特锐德来说,特来电未来要走的路与众不同。

“我们并不以传统思维运营。我们的思路和中石油、中石化不同,和国家电网不同,和阿里巴巴也不同。特来电并不是做充电,更不是在建桩,而是以充电桩为连接点在织一张网。通过一个大系统卖电、大平台卖车、大合作租车、大数据修车、大支付金融、大客户电商,形成的是一个基于汽车充电的生态系统,一个互联网的生态公司。生态公司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引领把充电网、车联网和互联网形成一个叫做新能源汽车新的‘三网融合’的新能源互联网。”于德翔脑海中,浮现出一张未来电动车充电生态圈的清晰规划。

在特锐德的管理层看来,特来电的业务与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是——将业务重点放在汽车群充电系统上。汽车群充电系统是“一个固定区域,至少有10台以上需要充电的车群组,通过设备、控制、调度和平台的融合,实现互动、数字化、安全的充电”。

原标题:用生命做电动车!看特锐德豪赌充电桩的那些台前幕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特锐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