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电力交易评论正文

【电改目的解读】电改创造博弈空间 推进电力市场化

2015-12-18 09:10来源:发改委作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关键词:售电侧改革电力交易机构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号文及此次公布的六个配套文件,都属于电力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范畴,共同构成了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行动指南。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下一步就是要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不断总结完善的过程。实践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设计、小心求证,先行先试、稳妥推进。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开始就很完美的,改革之初要正视困难,也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公平、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我国电力体制长期以来计划管理,尽管已经有了多次改革,但电力市场尚未真正建立,发电主体和用电主体的市场选择权缺失,这就要求尽最大限度的解放思想,除了已经明确的无议价能力的居民、农业、公用事业等领域的用电不进入市场之外,其他能进入市场的都应该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为了改革的稳妥推进,需要鼓励更多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先行先试,边试点边总结,最终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好的改革经验。

二要继续深化配套文件,出台相应具体的实施细则。比如,在输配电价改革方面,需要总结试点地区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推广。在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市场运行规则、监管规则需要进一步明确。在售电侧改革中,售电侧市场主体的准入、退出机制,电力用户的用电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细化。在交易机构的组建上,各地有不同的形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在燃煤自备电厂的规范上,企业也有不同的情况,需要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意愿区别对待。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落实、深化。

三是改革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电力体制改革不是电力行业自身的事情,从产业链来看,是上下游产业、电力用户市场博弈的过程,需要上下游产业一起参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关系到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要从用户选择权的角度出发,让用户有选择、能选择。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好不好,最终还是用户说了算,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用户用电更经济、更安全、更便利、更环保。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讲,电力市场化改革就是要理顺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从而理顺与电力有关的其他商品价格体系,使得社会商品价格体系能够体现资源、环境成本,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这正是电力市场化改革最终的目的所在。

四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市场主体的诚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行业信息统计发布,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研究、节能减排、行业文化建设、各类行业标准、行业工程质量监管、电力可靠性、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行业技术经济咨询、科技服务、行业技术交流、电力需求侧管理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认定推广等关系到行业基本运行的基础服务方面,行业协会责无旁贷。行业协会应按照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改进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良好的市场体系的构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现有体制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完善起来。即使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制度,在实践中也总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调整完善。但是,只要坚持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一个良好的电力市场就会建立起来。至少,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的出台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延伸阅读: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全球趋势 中国怎样应对?

配售电每日要闻-2015.12.17

原标题:电改配套文件继续为市场“松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交易机构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