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江苏十三五规划建议:推广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全文)

2015-12-22 10:2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超低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筑牢以社会救助为重点的兜底保障,强化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统筹衔接,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城乡统筹机制,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加强重大疾病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福利事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低保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推动苏南以市为单位、苏中苏北以县为单位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努力解决“支出型”贫困。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在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基础上向住有宜居迈进。制定住有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和动态调整住房保障准入线标准,改进和优化住房保障方式,积极推进货币化保障和安置,实现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加快棚户区、危房和城中村改造,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提升,提高住宅成品装修和绿色建造水平,推进物业管理标准化。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指导,改善供求关系,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四、在打造“环境美”上取得明显突破

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城乡协调之美,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

(一)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突出抓好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坚守生态底线,引导石化、钢铁工业有序向沿海地区转移,推进化工企业入园进区。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土地开发强度,严格节约集约用地考核,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优化用地结构布局,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规范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

大力提升生态红线区管控和保护水平。规范空间开发活动,维护生态红线的刚性约束。鼓励各地在省级生态红线区域的基础上,增加红线区域面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划定海洋生态红线。

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公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推进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江苏。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加强水生态保护,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基本完成县以上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落实湖泊生态安全完整性保护要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二)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严控增量与减少存量并举,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环保领跑者引领行动。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控制和削减煤炭消费总量,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促进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实行碳排放零增长,支持优化开发地区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厉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和再生水利用工程。

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更大力度推进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强化各类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生态园区。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

积极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绿色出行。

(三)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全面覆盖和稳定运行。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区域联防联控,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工业废气污染协同治理,完成油品升级工程,强化机动车船等移动源污染治理,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扬尘和油烟污染,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降低PM2.5平均浓度,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