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能源行业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2016-01-05 09:36来源: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作者:曾鸣关键词:电力市场售电侧供给侧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何开展能源供给侧改革

要解决能源行业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完善能源供给规划,促进多类型能源的相互补充与供需系统的协调发展,需要应用前瞻性视角、系统性思维来思考包括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全行业在内的广义能源系统运作问题,明确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

一、培育发展能源新兴需求

要开展能源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只关注能源供给问题,同时还需要关注能源需求问题,而把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供给侧改革上,针对能源需求形成有效供给,促进能源供需的全方位平衡。

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而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一文也醒目地明确了新消费的引领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对供应管理的变革,其中的“供”是对升级需求和新兴需求的“应”答,关键点在于以“供”“应”“需”。因此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起步措施就是对升级需求和新兴需求的培育和引导。具体到能源方面,需要加大对服务品质消费、绿色节能消费等的培育,促使能源用户产生更多的服务、信息、节能、品质需求。能源用户发出新型能源需求信号,而供应侧在接收到此信号后会相应给予应答,例如对于绿色用电需求,按电力绿色等级分类进行电源接驳;对于节能需求,收集分析用户用能相关数据设计综合能源管理方案,等等。

通过满足诸如此类的新兴能源需求,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能源供给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变革。

2、建设广义能源互联网

通过建设广泛意义的能源互联网,利用能源互联网的融合、开放、平等、协作特性促进能源利用体系内各能源供给子系统的协调运作。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战略以来,由于人们对能源与互联网的结合方式认识不一,相应的也就出现多种能源互联网的定义。其实不管如何定义,有一点是公认的,能源互联网绝不是能源与互联网的简单加合,也不是单纯包括一种能源的电力互联网,而应是广泛意义上的能源互联网,即能够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其中多源互补,指的是包括石油、燃煤、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之间以及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之间的交互补充;而纵向源-网-荷-储协调指的是能源被消费之前的的开发、输送、储存与利用等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在这种交互补充和互相协调的过程中,能量流和信息流有序地双向流动,从而达成能源供给子系统的整体平衡。

通过建设广泛意义的能源互联网,以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构建一张纵横交错的能源供给网络,加强网络内能源供给各环节以及不同能源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形成有效供给,满足综合能源需求,实现整体供需平衡的能源供给侧改革目的。

原标题:能源行业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市场查看更多>售电侧查看更多>供给侧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