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6年前他的构想没人理睬 如今分布式储能还谁不知道?

2016-01-06 08:04来源:领能知道作者:席大大关键词:储能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0年慈松成功研发了第一套自适应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系统,实验数据证明,同等负载条件下,该套电池系统的放电时间可以延长一倍。

慈松研发的自适应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系统不仅仅可以用于电动汽车,而是可以满足各个领域的储能需求。

目前,慈松团队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已经在多个领域落地,在山东某数据中心以及联通某基站,慈松团队的智能分布式不间断储能电源都得到了成功应用,此外,车电分离、电池自选、能量运营的新型电动汽车能量利用方式也在两款电动车上完成了测试工作。

慈松和央企中国普天的合作已经开始。他将公司未来的业务分为五个方向,每个方向都要找行业中最顶级的公司合作,慈松团队以技术入股30%,再加上投资方、运营方等,组建公司,快速推进。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五根柱子

由于电动汽车正热,且电动汽车是面向C端的产品,因此文章后半部分将重点剖析慈松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可能性及重大意义。

站在未来看现在,电动汽车目前只是刚刚起步。但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同公司从不同角度理解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以特斯拉等为代表的车企是站在车的角度,以国家电网等为代表的能源供应商是站在电的角度,而慈松从一开始构想他的分布式储能网络,就是从储能的角度出发。

不同的角度,带来的是对电动汽车用能方式的不同理解。特斯拉等车企看到的是车作为一个新的信息载体,其中蕴藏的巨大市场,电池技术的革新是为了突破原有储能技术对电动汽车这一全新载体的阻碍,是为电动汽车服务的,建设充电桩也是为电动汽车服务的;国家电网等能源供应商看到的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用电需求将大大增加,每一个充电站都将是一只只吃电的“老虎”,他们需要占领这些用电市场;而慈松看到的则是只有把电池的利用方式完全革新,把电池从车、从电中解放出来,作为普通的商品流通,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完全可以破解各行各业的储能瓶颈。

很难说,慈松从储能的角度来理解电动汽车一定比从车或者从电的角度来的高明,但是不同的主体各自从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来解决电动汽车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必将促使电动汽车的发展更快更好。

比如,慈松的分布式储能技术对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远远优于特斯拉等车企目前采用的BMS系统。

原标题:6年前他的构想没人理睬 现在他只和最顶尖的公司合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池管理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