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观点】能源视角下的供给侧改革解读

2016-01-15 08:01来源:未名宏观研究作者:林卫斌关键词:能源革命节能降耗供给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表1主要国家和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014)

注:标准量按发电煤耗法计算。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5中国统计年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来自《BP世界能源统计2015》(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5)。

高污染、高碳化的能源结构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一方面,全国大范围严重的雾霾天气使得大气污染防治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也日趋严峻。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悄然开启了化石能源终结时代,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如果不首先通过供给侧改革,改变高污染、高碳化的能源结构,依靠总需求管理,无法满足拉动经济绿色发展,强行的刺激只能继续牺牲环境,导致更严重的大气污染,导致更大的国际压力,最终使我国经济走入“死胡同”。

(三)严重的产能过剩制约国家竞争力

我国能源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煤炭产能超过50亿吨,过剩产能保守估计也超过10亿吨;炼油能力超过7亿吨,但平均开工率仅67%,山东地炼的开工率更是仅在30%左右;发电装机容量接近14亿千瓦,火电装机容量严重过剩,2014年火电利用小时数为4706小时,跌破5000小时,创1978年以来新低,而且企业还在继续投资建设火电厂。如此大规模的生产能力闲置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不仅如此,这些闲置生产能力的资本成本在很大程度上由能源终端用户承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影响国家竞争力。

三、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能源革命

第二部分的分析表明,从能源的角度看,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产业体系高能耗、能源结构高污染和产能严重过剩等三大问题。相应地,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节能降耗,构建能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

考虑到能源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要素,能源的消费侧实际上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供给侧。这就意味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能源供给侧的问题,也包括能源需求侧管理。而且,首先应该是能源需求侧管理,不同于能源供给侧仅涉及能源行业自身,能源需求侧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高能耗的产业体系,供给侧改革要求构建能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各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提供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产品能耗,在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释放有效需求的同时缓解环境制约。二是着重发展低能耗行业,重点是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培育新供给和新需求,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优化经济结构。

(二)重塑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针对我国高污染、高碳化的能源结构问题,供给侧改革要求重塑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重塑能源格局是世界发展大势所趋,为此,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主打“技术领先战略”,欧盟主打“低碳战略”,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从这一层面看,我国已经落后发达经济几十年。长期以来,我国在能源保障上注重的是量的保障,而忽视了质的保障。而纵观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发展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无一例外地要求优质能源供应作为保障。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可以支撑我国进行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但是,如果没有优质能源供应作为保障,恐怕难以支撑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原标题:能源视角理解的供给侧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革命查看更多>节能降耗查看更多>供给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