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能源互联网渐入佳境 储能依然是其精髓所在

2016-01-18 10:05来源:电池中国网作者:王建军关键词:储能储能系统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多元共存的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

能源互联网不能简单等同于互联网+能源。清华信息技术研究院副主任曹军威表示,能源互联网强调的是能量交换,而互联网+能源则是强调信息交换,前者包含后者,在能量交换基础上,再去讲B2C、B2B、C2C、O2O等多种形态商业模式。

《指导意见》讨论稿中,关于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部分有不少篇幅。紧扣电改,基于能源互联网市场交易体系,支持能源资源、设备、服务、应用的资本化、证券化,为基于互联网+的B2C、B2B、C2C、C2B、O2O等多种形态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平台;促进能源领域跨行业信息共享与业务交融,培育能源云服务、虚拟能源货币等新型商业模式;鼓励面向分布式能源的PPP、众筹等灵活的投融资手段,促进能源就地采集与高效利用等被重点提及。

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曹寅称,未来的能源行业在用户侧会非常多元化,会有很多小型售电企业出现。以前的能源行业,无论发电、电网建设,还是用户侧电力销售,基本上都是由国网、五大电力等企业来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投资和运营的。

分布式能源使消费者身份相应发生变化,变成产销一体的消费者。因我国能源行业长期被垄断,有关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此前消费者通常无法获得参与机会。而能源互联网新系统下,消费者与能源供应者之间需要互动,这种封闭格局将被打破。

国家鼓励利用互联网理念,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与不同行业融合发展新途径,同时鼓励利用互联网手段,在大型建筑、场馆、园区、岛屿、城镇等不同规模范围内开展能源互联网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和政策创新试点,内容包括多能协同能源网络优化建设与协同运营、清洁能源互联网化交易、绿色货币与绿色证书等能源衍生品交易运营管理、电动汽车与储能互联网化运营、能源大数据应用服务等。

目前我国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工作采用的主要模式是试点+推广,即首先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园区或地市进行能源互联网工程试点,并将试点逐渐丰富、链接,进而形成更大规模的能源互联网络。例如海淀、亦庄开发区等区域性能源互联网项目。

能源互联网的资本关注愈发升温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预计,未来会有不少新能源企业进入储能市场,将为储能市场尤其是储能系统集成市场注入很多新的活力,既可以解决新能源目前遭遇的“限电”问题,也可以提高智能微网的经济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推荐阅读

换个思路玩储能:200个气球可以驱动2兆瓦的电站

看完这篇关于电池的高票回答 可防储能大忽悠

回顾储能产业要闻 2016储能大时代开启

原标题:【年度盘点】能源互联网:在不经意间“渐成气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储能系统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