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煤”道理】环保局长写“雾霾小说”:为了更好地活着治霾

2016-01-18 12:27来源:法制日报作者:尹丽关键词:燃煤锅炉火电机组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一些人眼中,基层环保已然成为费力又容易得罪人的苦差。李春元把这种观察也写进了小说。

“全县有六十多名正科和副科级干部都曾作为环保局一把局长的人选被组织部门列为考察对象。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当环保局长。”这是《霾之殇》中的片段。另一个片段是,原本坐在县环保局局长位子上的官员,主动要求去防洪站当一般干部,因为那样就“可以过安心日子当太平官了”。

问责成为了当下悬在环保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剑。除了来自环保系统问责的压力,在地方政府难以一时间摆脱对GDP的沉迷时,环保监督执法也难免被缚住手脚,此外,一些企业对环保执法依然有抵触——这便是李春元所说的“上压下顶”困境。

制度层面,尽管新环保法因前所未有的严格而被称为一部“有牙齿”的法律,但具体到执行时,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

一辆渣土车,拉渣土还是拉沙子,在工地里还是在工地外,对应的管理部门各有不同。“面对一辆违规上路的拉沙子的渣土车,环保督察员找了6位局长,也不知具体该如何处罚。”

这个前不久发生的真实事例,让在廊坊市环保局工作的PM2.5防治专家王奇锋感慨不已。实地参与治霾之初,他坦言对李春元的小说“没感觉”,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强烈的挫折感扑面而来,他渐渐读懂了小说的意味。

王奇锋对李春元的评价是“有血性、直言不讳”,即便当着领导的面。

有时开会,坐在后排的李春元突然大声发言,打破一阵沉寂。“不算很守规矩,但尊重规则。”他形容自己。

有关新环保法执法问题,李春元在小说中将其称为“牙疼”。他认为,尽管环境治理得到高度重视,但执法条件和保障机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否则,只有“忒宏观、忒框架”的法律,光凭环保部门之力,小马难以拉动大车。

心霾

不同的读者对环保局长的“雾霾小说”有各自的领会。

一位银行系统人士询问李春元,说为了学习“担当精神”,要买几百本小说。李春元哈哈一笑:“银行也要学习担当精神?”

北京某公益组织负责人赵亮则觉得小说很接地气,“既道出了环保为何尴尬的原因,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暗含在里面”。他认为,治霾应当加强公众参与,形成治霾的合力。

推动治霾合力的形成,这也是李春元写小说的目的。

从《霾来了》到《霾之殇》,官场从来不是作者聚焦的唯一领域。政府请来治霾的专家、经历丰富却命途多舛的出租车司机大侃、推销假环保炉具的商人庄君、外号“小模特”的锅炉工……借助他们的口与眼,李春元把治霾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细节都编排了进去。

一个例子是,在《霾之殇》中,司机大侃的话点中了现实的痛处:“社会舆论担心民众的买车用车权益成为各地治污中的软柿子。”随即,他分析了这种担心的来源:污染源数据公开程度不够、油品质量尚存问题等。

“在治霾过程中,也要考虑适应民意,让民意与决策同向而行。”李春元说。

原标题:环保局长写“雾霾小说”:为了更好地活着治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锅炉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