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奔腾向海的心 回望燃气轮机的发展历程

2016-01-20 10:57来源:MVP军事新闻影像关键词:燃气轮机燃气发电燃机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所以在UGT-25000的国产化过程中,不仅是技术的引进,还有着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借鉴了LM25000的装备使用经验,我国对UGT-25000的第一阶段系列改进就包括,采用LM2500的箱体式罩体,将燃气轮机完全罩住,从而降低机舱温度噪声,改善轮机兵的工作环境;加装观察窗、照明、加温、导轨,使得燃气轮机的日常维护、故障排查更为便利。

通过中船重工703所、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哈尔滨动力集团的努力,2004年首台国产化的UGT-25000的试制,性能与乌原产机组性能相当,国产化率达到了60%以上。 此后的第二阶段国产化工作,主要将国产化率提高到95%以上,基本实现材料、工艺等国产化。目前,完全国产化的机组已经批量生产,为中国新一代水面舰艇建造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保障。

在引进与自研两步走的过程中,其实我国发展燃气轮机技术的时间较早。1958年就纳入发展规划,成立了南北两个设计所进行设计研究。1959年,我国从苏联引进M-1型燃气轮机作为国产护卫艇的加速主机。以其为基础,1961年上海汽轮机厂完成首部国产燃气轮机的试制,并随后装艇在东海舰队上海级护卫艇上展开了测试与试用,这也是我国在水面舰艇上正式采用燃气轮机的第一次尝试。

1964年,我国研制了6000马力的燃气轮机,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船专用燃气轮机,但由于研制周期过长加之原计划的装配对象037型猎潜艇的调整便未能装备部队。随后,我国紧跟西方燃气轮机采用航空发动机改进的技术潮流,在国产涡喷-8的基础上开始了大功率燃气轮机的研制和试制。

原标题:奔腾向海的心 回望我海军燃气轮机的发展历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气轮机查看更多>燃气发电查看更多>燃机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