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企业正文

【必读】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必看实用贴

2016-03-03 11:46来源: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市场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炭企业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型企业,在其资源枯竭后,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的大型煤炭企业还具有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性,多为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国有企业,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要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因此,企业的转型面临产业转型和体制转换的双重困难,研究面临资源枯竭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同时面临着资源危机及国企改革的双重压力,其转型道路必定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其转型必定是一个十分艰巨而又曲折的过程。

1、存在的实际困难

(1)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多数开采时间较长,历史包袱重。一个特点就是离退休人员较多,还存在一大批工伤、工残、职业病患者及因工死亡职工家属等抚恤人员,企业办社会负担十分沉重。

(2)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大,一方面矿区范围大,下属单位多,点多面广,且层次不同、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职工人数多,职工动辄几千人,几万人,而且有许多职工家庭几代同矿,关系复杂。另外,由于煤炭企业劳动力更新速度慢,相当多的职工年龄偏高,长期在矿井下超强度作业,身体素质也较差,分流安置难度大。

(3)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大多是早期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具有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背景,计划经济的痕迹深,长期以来习惯于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职工观念比较落后,思想观念转变缓慢,改革的适应性不强。

(4)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以及当前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煤炭企业效益普遍不高,职工收入偏低。另外随着近年来煤炭企业改革深化,下岗职工不断增多,很多职工家庭因此陷入贫困,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的脱贫任务相当繁重。

(5)煤炭开采属于技术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职工长期从事煤炭开采工作,劳动技能单一,技术素质差,岗位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市场就业难度大。同时,由于煤炭企业技术的单一性和传统性,缺乏企业产业转型的技术支撑;煤炭企业大多地处僻远山区,远离城市,产业转移和职工分流缺少区位优势。

(6)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由于税费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且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实行的低价微利政策,企业自身缺乏积累,财力有限。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都有沉重的债务负担,拖欠银行贷款数额巨大、时间很长,并且相当一部分已经形成呆账、死账,加之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融资渠道窄小,发展资金难以筹措。

2、要防止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战略性结构转型的方向选择问题。资源枯竭煤炭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企业战略结构转型。但是很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缺少科学的发展规划,过分注重产业发展,铺新摊子,忽视体制跟进;只重资本运作,忽视新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健全;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忽视职工安置等问题。

(2)新上项目缺少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盲目发展。或急于求成,见项目就上,项目层次较低,“芝麻绿豆”遍地开花,增加了市场竞争压力和管理成本;或贪大求洋,不切合自身实际,缺乏成熟的技术和市场支持,新项目投产后效益差,甚至亏损,成为企业新的包袱。

(3)在开展对外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盲目引进,没有考虑合作方在资金、管理、技术方面的互补性。在涉及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操作不规范,产权关系层次不明确,造成体制滞后,管理不能到位。资金引进后,投资方向不明确,造成投资混乱,资金浪费。

(4)没有注意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集中度之间的关系,产业架构的设计不合理。优势产业不突出,新上项目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小,一块块互不相联的“散板”,没有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原标题: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必看实用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