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市场正文

2016五大进展可期 无线充电“要火”

2016-03-08 08:40来源:新电子关键词: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悉,AirFuel联盟将聚焦于50瓦以上的充电解决方案,以及部署家用和公共场所充电基础设施的磁感应和磁共振解决方案,该联盟并承诺直到2017年将发展安全的用户数据传送、有条件充电、云端介面和计费系统介面。此外,在低功率方面,也积极发展技术规格来支援穿戴式装置。

综上所述,在耦合技术部分,磁感应无线充电逐渐提升市场渗透率,且磁共振无线充电将随着迈入商用化而崭露头角;而擅长非耦合技术的厂商,也积极拓展旗下的无线充电生态圈。

然而,不仅只有技术演进快速,随着大量穿戴式装置搭载此功能,无线充电市场起飞指日可待。

2020年40%穿戴式装置将搭载无线充电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研究资料显示,穿戴式装置市场持续快速扩展,2020年将超过400亿营收,并有40%穿戴式装置具备无线充电功能;此外,在可无线充电的穿戴式装置市场中,又以智慧手表占最大宗,2020年可达全部出货的40%。

IHS无线电力分析师Vicky Yussuff表示,智慧手表有助引领穿戴式装置市场采用无线充电,比方像Apple Watch和Samsung Gear S2便选择磁感应无线充电作为唯一的充电方式;2020年Apple与三星的产品预估将占智慧手表出货量近半,消费者可用的无线充电设备将大幅增加。

无线充电整合至穿戴式装置的关键吸引力是其能提供终端使用者更多方便性。相较于智慧手机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无线充电是智慧手表和穿戴式装置的典型充电方法。举例来说,三星Galaxy S6和三星Galaxy S6 Edge智慧手机不仅具备无线充电,也能用USB线来进行充电,但三星的智慧手表只能透过无线充电发射座来替装置充电,不能进行有线充电。

此外,Yussuff指出,由于外型的缘故,穿戴式装置要进行无线充电会面临对准位置日益困难和更需要空间自由度的挑战,磁共振技术比起磁感应解决方案,能提供穿戴式装置更佳的空间自由度。但短期内因磁共振无线充电延迟商用部署,反而替磁感应解决方案制造机会,令其获得较多采用,不过2020年磁共振无线充电市占率可望增加。

Yussuff认为,整体来看,Apple、三星和其他使用者早期会采用磁感应技术,这是正确的一步,但这仍会有些挑战,亦即为了穿戴式装置市场,无线充电技术必须变得更加成熟,现今利益相关者最大的目标是避免负面的消费者体验,以免让无线充电发展受限;越来越多装置采用以及消费者基础不断增加有助带动更多设备配备无线充电。

原标题:想充就充,今年开始无线充电要火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线充电查看更多>无线充电技术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