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企业正文

格力重组真相:借收购吞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16-03-09 10:52来源:证券日报作者:贾丽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格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些年里,银隆新能源完成了资产积累,于2012年至2013年,先后收购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截止2015年底,具备年产纯电动客车3.3万辆,运动型多功能电动车10万辆,电池6.2亿安时,钛酸锂电池原材料5000吨,储能800MW(兆瓦)的生产能力。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银隆新能源实现营收9.4亿元,净利润7700万元。

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产能扩张,银隆新能源产业涉及汽车制造、锂电池、锂离子材料、电源管理系统、储能等众多领域,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银隆新能源与格力均被业内视为珠海装备制造业的明星企业,自2009年银隆新能源产业化投资以来,致力于打造以锂电池材料供应,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智能电网调峰调频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为一体的新能源闭合式循环产业链。可见,拿下整个闭环产业链,董明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确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在股权架构上,银隆新能源分别于2015年6月份,2016年2月扥进行了两轮融资,融资额达数十亿元,目前中信证券(15.980,-0.02,-0.12%)、华融资产、东方资产、阳光保险、三峡资本、北京公交等20家企业都是其主要股东。而这些公司表面看,与格力并无交集。

但值得注意的是,银隆新能源旗下控股一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若收购完成,格力电器也有望间接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突破空调增长瓶颈

2017年“再造一个格力”这一宏大目标,是公司无法回避的一座大山。此前,董明珠曾不止一次发出“未来五年再造一个千亿元格力”的豪言壮语,然而空调业在整体环境低迷的大背景下,难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收购成为董明珠壮大格力资产规模并寻找更多盈利空间的又一重要方式。

“2015年空调业不景气,让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的格力营收出现同比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格力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借助收购进行多元化扩张,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进入国家政策支持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格力寻找到的另一利润增长点。”业内人士认为。

而格力空调的高库存,也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成为格力实现规模增长的“拦路虎”。对于空调业高库存现象,董明珠说:“格力空调销售到2015年有了缓冲,这是正常现象。与此同时,很多经销商在空调销量最泡沫的时候盲目进行利益扩大化,给他们带来资金困难,2015年也出现空调销售不增长现象,但这不代表市场不好。在我们看来,2015年空调的安装数量远大于2014年,市场销量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只是挤掉了很多泡沫。”

目前来看,格力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已经非常清晰。在过去两年,格力在以空调主业以外迅速涉猎了冰洗、小家电、手机、智能制造业等众多领域。而如今对新能源汽车的又一跨界,董明珠直指“又一个千亿元”。

今年1月份,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曾与董明珠进行了深度交流。双方在产业技术方面已展开合作。格力电器方面派出工艺品质模具领域的人才,支持银隆新能源利用空调生产的品质管理经验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提质提挡。“为了提高客车和电机质量,格力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配置。”

在与银隆新能源的合作中,董明珠曾表示,格力电器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在智能制造领域谋划布局,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有几百项专利。“格力有电机厂、有模具开发、有成型的工艺,因此可以和银隆新能源联合开发。我认为银隆新能源很可能成为珠海第二个千亿UI安民企业。”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从目前格力思路来看,在收购银隆新能源之后,其将会让格力的强项--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汽车进行空前融合。

原标题:格力重组真相:借收购吞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格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