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深度好文|超低排放的“高深”之道

2016-03-14 10:24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冯义军关键词: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深”之源

在中西部上网电价较低的地域,许多燃煤电厂目前普遍采用价格较高的低硫煤,配合现有的超低排放技术能够成功达到排放标准,但也面临燃煤价格偏高的经营压力。

逐步使用中高硫煤成为燃煤电厂的一种选择,这对当前的超低排放技术提出挑战。

“目前还没有适用于中高硫煤的超低排放技术。因此,开发一套适用于中高硫煤的烟气超低排放技术不仅可以消除现在正采用中高硫煤电厂的超低排放压力,而且能对未来火电厂广泛使用成本较低的中高硫煤超低排放提供技术保障。”武汉凯迪总经理薛菲分析道。传统单塔脱硫装置仅能对低硫煤实现超低排放,尚未能处理中高硫煤实现超低排放。

2014年8月,为开发针对中高硫煤的超低排放技术,华能国际联合武汉凯迪,研发适用于中高硫煤燃煤机组的单塔超低排放烟气脱硫技术,无论从节约投资、降低运行成本还是从提高社会及环境效益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华能国际提出的渐变分级复合塔技术设想,武汉凯迪迅速成立了“高效除尘&深度脱硫”研发团队,力争在中高硫煤燃煤烟气超低排放领域自主研发一套具有实际工业化应用的创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期待这一技术能开拓中高硫煤的适用范围。

如何创新,方向在哪儿,如何利用成本较低的单塔达到双塔的功能,一团迷雾。团队经过多次的讨论、碰撞,凭借广泛扎实的基础知识,开发了渐变分级复合脱硫工艺,并将化工领域的板式塔技术与渐变分级吸收理论相结合,在气液接触的末端研发了全新的薄膜持液层核心塔内件,采用单独循环的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剂,利用其较高的pH值,实现深度脱硫。

理论有了,如何设计、如何操作?更为直接的问题摆在了团队的面前。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查阅无数的资料文献,核心技术的模样渐渐清晰并画在了图纸上,但可行不可行、材质如何选择、流场如何分布、压降多大、效率能否达到预期等疑问,没人知道。试,只能通过试验来验证和解决疑问。华能国际主要领导拍板决策进行冷态小试和热态中试试验,并在华能阳逻电厂搭建试验平台,进行热态中试试验。

研发团队在华能国际总工程师何勇、武汉凯迪总工程师赵红的带领下,一次一次讨论,一次一次试验,为研发团队指明了方向和前行道路。通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中试试验完美落幕,首创的中高硫煤单塔超低排放技术研发成功。

2015年4月2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对“高效渐变分级复合脱硫塔技术及中试试验验证”的技术评审会。评审委员一致认为,该自主研发技术在入口二氧化硫浓度6000毫克/标准立方米以下,单塔脱硫效率实现大于99.45%的性能要求,出口尘含量小于3毫克/标准立方米,同时吸收了国内外先进脱硫技术并有所创新,与双塔串联技术比较,研发技术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高深”之践

左权电厂1号、2号2×66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硫工程于2011年投产。2013年,西安热工院对脱硫装置脱硫效率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脱硫效率为94.6%;二氧化硫出口浓度为281毫克/标准立方米;测试结果表明,脱硫装置经过2年时间运行,性能已有所降低,脱硫效率降低了0.4%,二氧化硫浓度升高了20.4毫克/标准立方米,达不到设计能力。

原标题:超低排放的“高深”之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低排放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