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辽宁十三五规划:深化火电重点行业综合治理 研发5兆瓦以上大型风电机组(全文)

2016-03-24 12:1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辽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创业作为就业之源,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就业。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协调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金融、产业等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保持就业总体稳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投入促进就业机制,强化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制度,鼓励广大劳动者多种形式进行创业,建立宽容失败的政策保障机制。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定就业。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开展各类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就业创业统计监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失业动态监测机制。构建城乡一体、普惠共享、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管理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系统完整的调整劳动关系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第四节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长效机制,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深化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工资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按照国家规定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优抚对象待遇水平。鼓励城乡居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继续完善年薪制、职工持股、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等分配制度。合理调节行业收入分配。

第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可持续的方针,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巩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省级养老保险风险基金,确保全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健全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体系,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失地农民保险制度。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健全医疗卫生、教育、灾害突发等专项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孤儿福利服务。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开展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第六节 推进健康辽宁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巩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铺开。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提高,发展远程医疗,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加县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床位规模。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重点完善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省市两级儿童、肿瘤、心脑血管、传染病、中医等医疗机构设施条件,提高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加强妇幼保健、疾控、采供血、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施建设,鼓励通过资源整合组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提高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能力。推动城市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专科医院。

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深化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

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医疗保健、健康保险、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和智慧医疗服务。积极推进中德(营口)医疗健康产业园、葫芦岛市健康产业示范园区等建设。

第七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实施人口发展战略,推进人口结构优化,保障人口流动合理有序,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推进生育政策、管理服务制度、家庭政策支持体系和治理机制综合改革。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高符合生育政策、有生育意愿妇女的生育率。保障必要出生人口数量。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孩子以内的(含两个)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实施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公平获得发展机会,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强对贫困、留守和流动妇女帮扶。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实施留守儿童活动设施建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的政策,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快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托养、辅助器具配发等服务的合理布局,提升为残疾人服务能力,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专栏19 卫生人口妇女儿童事业建设重大工程项目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2)慢性病防控和精神卫生项目;(3)重大疾病防治项目;(4)健康妇幼项目;(5)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项目;(6)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7)健康服务业发展项目;(8)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9)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项目;(10)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项目;(11)卫生计生监管项目;(12)卫生计生人才发展项目;(13)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项目;(14)女性文化素质工程;(15)妇女创业创新援助工程;(16)留守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工程;(17)妇女儿童民生实事工程;(18)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工程。

第十三章 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全民思想和道德文化素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推广普及科学技术,加快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强化国防教育。

第二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省群众艺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推进“一村一室一广场”建设;完成全省所有社区和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完善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巩固拓展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重点惠民工程实施效果,加强全省应急广播系统、广播电视村村通、全民阅读等重点惠民工程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体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新时期“辽宁精神”的优秀群众文化产品。

原标题: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辽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