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辽宁十三五规划:深化火电重点行业综合治理 研发5兆瓦以上大型风电机组(全文)

2016-03-24 12:1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辽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节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决策、法制管理、道德文化的制度框架。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在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优化开发区域,实行不同的用途管制。推进碳排放权等环境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长效机制。

健全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生态价值评价、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离任审计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落实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加快辽河流域、大伙房水源保护区、大连市和本溪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高全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栏16 生态环境重大工程

蓝天工程:(1)高效一体化供热工程;(2)气化辽宁工程;(3)清洁能源推广工程;(4)燃煤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程;(5)城市全覆盖工程;(6)绿色交通工程;(7)秸秆综合利用工程;(8)工业提标改造工程;(9)监测预警工程。

青山工程:(1)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2)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3)千万亩经济林建设工程;(4)退耕还林工程;(5)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工程;(6)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7)封山禁牧工程;(8)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9)天然林保护工程;(10)国家、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程。

碧水工程:(1)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2)地下水污染修复和超采控制工程;(3)水质较差的重点河流断面整治工程;(4)良好湖库、河流源头等优良水体保护工程;(5)工业企业水污染治理工程;(6)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再生水利用工程;(7)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8)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9)节水与生态流量保障工程;(10)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程;(11)“十小”企业取缔淘汰工程;(12)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工程;(13)海域海岛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第十二章 保障改善民生创造安居乐业人民生活

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发展改革振兴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第一节 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省现行标准下8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地区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构建新型扶贫模式。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扶助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生产和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安置一批居住条件恶劣的贫困户,低保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一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精准医疗救助一批因病致贫返贫人口,逐步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能力。

统筹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促进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倾斜。大力支持建昌、义县、西丰等贫困地区,根据自身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经济水平,推进以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旅游等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继续抓好以工代赈。不断加强驻村帮扶、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推进阜新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

专栏17 扶贫攻坚重大工程

项目到户扶贫:扶持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致富项目,实现增收脱贫。

培训扶贫:对建档立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读职业院校学生和获得“两证”的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给予补助。

产业扶贫: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生产经营,扶持其在贫困地区建设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基地。

移民扶贫:对居住危房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移民搬迁、危房翻建和盘活农村闲置住房等方式,彻底改善住房条件。每年全省实施3000户。

金融扶贫:全面推广扶贫小额信贷,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贷款,统筹财政扶贫资金设立风险保障金和予以贴息支持。

互助式滚动扶贫:推进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施互助式管理,有偿周转使用,支持各地开展互助资金信贷扶贫。

定点帮扶:坚持省领导帮扶联系点制度,副省级以上领导全部联系县扶贫工作。继续组织311个省(中)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288个贫困乡镇。鼓励、支持、帮助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

驻村帮扶:对1791个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实行派出工作队单位“一对一”结对帮扶所在村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不脱贫、不脱钩。

省内对口帮扶:组织沈阳、大连、鞍山市对口帮扶阜新、朝阳、铁岭市基础上,落实营口市、鞍钢集团公司共同对口帮扶建昌县,盘锦市、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共同对口帮扶义县。

建立扶贫信息化平台:完善国家、省、市、县、乡5级精准扶贫信息系统,构建扶贫信息大数据平台,对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

开展旅游扶贫,培育发展旅游扶贫项目。在贫困地区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和光伏扶贫。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大力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坚持公益普惠,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区域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色优质、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布局,优先发展适应我省现代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需要的新兴专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建设15个区域性、行业性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全面推行职业院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提高普通高等教育质量。推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优化普通高等教育总体布局和专业结构,推进全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省部共建,发展重点学科。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建设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派出国留学。

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质量。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到2020年,建设50个示范性社区继续教育中心。

专栏18 教育发展重大工程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于省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业务应用,重点提升教育监管与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全面保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全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相应的支撑体系。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学习空间支持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为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建设项目,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建成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50个;实施高校高端学术会议支持项目,加强高校对外交流,有效提升我省一流特色学科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实施联合培养项目,鼓励支持学术学位研究生院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联合培养,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开展联合培养项目100项,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100个。

原标题: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辽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