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煤炭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症为何10年未愈?

2016-04-15 08:49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消费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将安排1000亿元重点用于过剩产业职工分流安置。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欧美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83%比较合理,产能利用率低于75%即为严重过剩。

我国自2006年建立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统计以来,到2012年末平均为80.1%。2013年前三季度78.8%,2014年前三季度78.7%,处于4年来的最低水平。

但有专家指出,看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合理的产能利用率差距不大,但实际上情况已相当严重。

许多过剩产业的起伏过程几乎都与GDP增速周期紧密相联。

从1994年到2015年,这2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速经历两次腾飞和滑落。第一次高峰1994年的13.1%,此后下滑至1999年的7.6%;第二次高峰2007年的14.2%,2015年再度回落至6.9%,这也是20多年来年度GDP的最低增速。

而首次产能过剩问题出现在短缺经济后的世纪之交,采用限产利库、淘汰产能、限制投资等措施治理;第二次是2003-2006年期间,针对某些部门投资较快可能引发未来产能过剩,采用供地、融资、核准、清查项目以及查处重大案例等手段,限制这些部门投资并配合实施控制总需求增长过快宏观目标;第三次是2009年国家10部委联合发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文件,拉开又一次集中治理大幕。

2015年7月22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表示:“当前,产能过剩的行业,包括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

产能过剩集中在低端产品方面,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能不但不过剩,而且短缺。在钢铁行业,以高端模具钢、核工钢、海工钢等为代表的高端钢材,我国能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依然不多,甚至严重依赖进口。

钢铁:两次高峰起因不同殊途同归

钢铁行业第一轮产能过剩形成在2003年前。当时除了钢铁,还有煤炭、电解铝、平板玻璃、汽车等。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可以概括地称之为:歧见之下难以刹闸。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多数年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在8%以上,最高时达到了两位数增长。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亦大幅度增长,各地建设高潮迭起。相继出现了工业产能扩张热、房地产热、基础设施建设热等,促进了全国钢材消费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此时基本上完成了钢材价格双轨制向市场价格单一轨制的过渡。

2003年,在房地产、汽车、机械等行业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需求旺盛拉动下,国内钢材价格出现了持续大幅度上涨,形成了改革开放后的最高峰。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投资添火加油,增速极快。其中民营企业大举投资规模空前。

到2003年,全国钢年产能力已经超过2.5亿吨,在建的钢铁项目全部建成后,到2005年底全国至少达到3.3亿吨钢生产能力。

但潮流之下,泥沙俱进。有关资料显示,新近投资的钢铁项目中仍有部分是100立方米的小高炉、落后的叠轧薄板生产线。许多企业涌入钢铁业,不仅出现了一定程度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而且,造成了铁矿、焦炭和电力供应以及运输等支撑条件十分紧张,排污、噪音等严重干扰居民生活。

2002年,钢铁行业总投资为700亿元;2003年,就猛升到1320亿元,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王小广说:“其中有2/3以上来自银行贷款。”

而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证实,2003年中国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的贷款额达2617亿元,远远高于已实现的投资金额。

从2003年底开始中央决定采取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措施,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法生产现象”“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预期需求,必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市场无序竞争、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甚至造成金融风险和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隐患”。

于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2004年4月,国务院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钢铁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均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

2005年4月1日起中国政府取消对钢坯13%的出口退税政策……

在这期间,2004年前后,发生了著名的“铁本事件”。由于涉嫌违规征用土地和偷税漏税,“铁本”已经完成了28亿元、计划总投资逾百亿的江苏“铁本工程”被勒令停工。已经完成的建设予以拆除,土地重整改变用途,老板戴国芳锒铛入狱。

原标题:钢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症为何10年未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消费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