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煤炭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症为何10年未愈?

2016-04-15 08:49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消费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没过几年,过剩局面再度恶化,但需求却不再像以往那样高歌猛进了,反倒是盛极而衰。以至于以往每每趁机涨价的国际铁矿石价格,也水落船低。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现象又有所抬头”。

4万亿政策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是,低端的螺纹钢、建筑钢最赚钱反倒成了抢手货,一些原本计划把低端产品、低附加值产品淘汰掉的企业,放慢了淘汰落后和技术改造的步伐,甚至还有企业反而扩建、扩大低端产能,致使总产能达到12亿吨,且主要由低端产品过剩构成。

从2011年开始,国家不再核准新的钢铁的项目,但有部分地区还是在持续扩大产能。

2012年5月29日,广东湛江700亿元钢铁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市长王中丙亲吻核准文件的新闻广为流传,成了当时极有争议的事件。

为了降低4万亿的负面效应,政府开始逐渐收紧银根。但前期巨量投资形成的产能,在此后相继形成,加剧了过剩。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刘振江分析,供给过剩主要从2006年开始。2006-2007年,中国每年增产6000多万吨钢,但由于当时国内外价差较高,出口量亦每年增加2000万-3000万吨。因此尽管过剩,企业效益却依然较好。

过去几年,尽管钢铁产量始终处于过剩状态,每年的需求却仍保持正增长,直到2013年达到7.65亿吨的峰值后,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如今,出口量亦已达到峰值,今年的出口量下滑已是大概率事件。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以来,全国削减粗钢产能7780万吨。但目前产能过剩最严重的仍然是粗钢。特种钢、高端钢材则需要大量进口。据了解,目前国内的高铁和汽车行业用钢仍然主要靠进口,高附加钢铁产品缺乏。

按照工信部将要发布的《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未来经过3年努力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

煤炭:“黄金10年”诱惑难挡过剩难免

2002年,中国原煤产量仅为15亿吨;但到了2011年时,就翻番达到了35亿吨;这10年被称作煤炭“黄金10年”。随着行业的景气度上升,利润总额从2001年的42亿元,跳升至2011年的历史高点4342亿元,增长近10倍。

“黄金10年”期间的繁华吸引了全社会资本疯狂进入煤炭行业,一些与煤炭毫不相干的行业都到煤炭行业淘金,形成了全民挖煤的局面;2003年、2004年、2005年前三季度,煤矿基建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90%、60.8%、76.8%。但从投资到形成产能需要数年时间,结果投产之时,市场已经过剩了。

截至2012年底,全国煤矿总产能约39.6亿吨,产能建设超前只有3亿吨左右;2015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57亿吨,而当年煤炭总消费为37.5亿吨,过剩将近20亿吨。

据神华集团副总经理李东介绍,目前煤炭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距是20亿吨左右。如果加上进口煤的数量,这一差距还有增加的势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十一五”之后的7年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累计新增煤炭产能约20多亿吨。

另有统计说,自2006年以来,全国煤炭投资累计完成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近30亿吨。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35万亿元,年均投资近5000亿元。

随着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行业利润总额大幅下滑,2015年仅为441亿元,只相当于2004年和2005年的水平;销售净利率与利润总额走势相似,2010-2011年维持在14%的高盈利水平,随后大幅下滑,2015年仅为1.8%,跌幅为达87%,且不如2001年行情启动前的水平。

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确立了我国到2020年的战略方针与目标: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原标题:钢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症为何10年未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消费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