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微电网市场正文

首个微网地方标准《微电网群技术导则》30日实施(全文)

2016-04-20 08:27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储能微网微电网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广西地方标准《微网群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一、编制背景

分布式发电通常指不直接接入输电网、分散布置在电力负荷附近、容量在数千瓦至数十兆瓦之间、为环境兼容的发电装置,例如燃气轮机、光伏发电、燃料电池、风力发电等等。分布式发电加上分布式储能,统称为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作为大电网的辅助和补充,能有效缓解地区供电紧张,同时促进了绿色、清洁、环保、低碳的电力供应,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微电网是利用分布式电源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智能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微电网具有如下特点:

1)包含分布式电源和负荷;

2)应用电力电子技术;

3)既可以工作在并网状态下,又可以工作在孤岛状态下,对于外电网表现为一个整体;

4)满足用户需求,提供稳定、安全和可靠的电能。微电网可以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能够实现电网、电源与用户的互动,促进配电网由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转变。

微电网的建设有助于提升用户侧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当特定配电网区域内出现多个微电网后,它们之间可能发生进一步的联系,形成微电网群落。总体来说,微电网群系统具有三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包括:

1)包含多个(指两个及以上)临近的非均质子微电网;

2)子微电网之间存在主动发起的电气、控制、信息等联系;

3)构成微电网群的各子微电网通过共同的投入实现共同的目标。

微网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既可以用于陆用供电系统中,也可以用于远离大陆的岛屿或群岛供电系统。特别的,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有机结合储能与需求侧管理技术而形成的微网群供电系统,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地提升用户侧的供电可靠性、解决边远山区和海岛的供电难题并有助于提升智能配电网的优化调控和灾变恢复能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推进微电网试验平台和示范工程的建设、运行以及相应研究工作的开展。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均有实际运行的微电网示范工程,积累了一定经验。目前国外的相关标准中,针对分布式电源的较多,而针对微电网及微电网群的较少。国外与微电网密切相关的标准主要是IEEE1547《分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互连标准》系列标准,特别是其中的IEEE Std 1547.4-2011《微电网的设计、运行和集成指南》。然而,中国微电网建设和运行情况与美国存在一定不同,中国电力系统的整体环境与美国电力系统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国已开展国家标准“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系统调试及验收规范”的启动工作,但国内尚未有正式颁布实施专门的微电网标准,对于微电网和微电网群接入、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等环节都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