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疯狂的新能源汽车车市 有车可以不要钱!

2016-04-22 09:50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杂志作者:佐一关键词:电动客车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补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若干年前,笔者在了解国内公共交通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随着轨道交通的普及,尤其是大型城市中,干线交通将由轨道交通及超大型客车采用专用道来承担,而作为各交通枢纽的支线发散,可采用短频快的小型客车进行短驳运营,因此,公交客车的趋势,我们认为会向两极化发展,即大型化和小型化。

而短频快运营方式的小型客车会更适合电动。正因为有此类想法,在看到2013年的补贴政策后,笔者不知羞耻地倍感自豪自己与执政者想到一块去了。然而后续的发展,就成为了前文所提到的现状。

如果说激励政策是行业发展的润滑剂,那润滑方式或将影响产业是加速向前发展还是一不注意滑出跑道。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关乎国家的环境治理、能源结构,并且汽车的全产业拉动性也决定新能源汽车可作为产业结构提升的利器,因此,从战略方向上来说是不会有异议的。

但是,既然是产业的整体发展,就应该且必须是产业链的整体拉动,而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产业,参与者已经发生了变化,各方的权重也有了质的改变。

换句话说,游戏规则就必须随之改变。在这种环境下,单方面的简单的刺激也许不能完全达到整体拉动的效果,还可能创造出短期牟利,不利于长期发展的空间。

回到本文关注的客车行业,或者说商用车领域,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制造规模,中国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这与商用车的生产组织方式及人口红利等等因素相关。此外,客车市场,尤其包括公交及通勤的城市客车领域,更是存在集团采购带来的生态特点。

这些条件与目前的激励政策碰到一起,不由地让人想起了干柴烈火。一方面,给大部分盈利能力较差的整车企业带来了新一轮的生机;另一方面,也为公共系统的商用车新能源化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近两年公共交通领域,电动车辆已经随处可见,从这看,第一步的市场培育目标的确已经达到了。

但是,近期出现有很多标志性的现象:整车成本或者说整车价格是根据补贴标准来计算;部分零配件企业以市场换市场,乙方变甲方;几乎销声匿迹的部分整车资质,突然变身白富美;甚至还有部分参与者跃跃欲试要借此上市等等。

暂且不说好坏,但这些现象透露更多的是在行业有超额利益环境下出现的铺天盖地的商机,而代表行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亮点,我们却几乎没有发现。

笔者并不相信通过市场的刺激,至少近十年,纯电动客车的成本能降低至传统车,可纯电动的6~8米车一下冲到了往年传统车的规模,接下来,会是什么可以支撑它持续发展?

何况,从数据上来看,该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越历史规律,车还是那个车,可买还是那批人吗?用还是那样用吗?对于一个透支市场的后期,又将以什么支撑它的持续发展?

原标题:谁让新能源客车疯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客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补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