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福建十三五规划:适度发展绿色火电优先发展热电联产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文)

2016-04-28 08:4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福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密切青少年交流交往。加强青年菁英交流,办好海峡青年节、万名台湾青少年学子来闽修学旅游等活动,加快构建两岸青年联盟。打造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开展闽台青少年体育交流赛事,完善闽台青少年交流平台。大力推动两岸市、县基层青年社团和学生结对互动,扩大台湾青年来闽创业规模,办好台湾青年创业基地。

四、推进乡情延续交流。发挥闽台宗亲、同乡、民间信仰、姻亲等纽带桥梁作用。支持举办各类传统节庆、族谱对接、宫庙祭典、姻亲联谊等民间交流活动,广泛邀请台湾基层民众来闽寻根谒祖、朝拜祈福、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深化闽台乡镇对接,推动闽台同名同宗村联谊交流,融洽闽台同胞乡情乡谊。

五、推动人才交流合作。推动两岸院校学生互招、师资互聘。吸引台湾优质教育资源来闽合办急需紧缺学科和特色专业、台湾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来闽创建科技创新平台。拓展在台就读的闽籍毕业生、在闽就读的台湾毕业生创业就业空间。提升台湾人才在闽服务质量,实行来闽台湾人才及其家属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政策。

 

第三节推动两岸直接往来

一、推进闽台互通对接。推动放宽闽台航班额度限制和启用闽台空中直线航路,提升“小三通”航线服务品牌,拓展海上客运、货运直航,推动开展对台海运业试点,推动两岸机动车辆通过客滚航线互通行驶。加快金门供水供气供电工程建设。加快对台邮件处理中心建设,发展对台海运快件业务,提升福建对台邮件中转能力。发展两岸货物快捷运输通道,建成辐射华东、华南和台湾地区的海运快捷网络。加快对台通信网络建设,促进两岸信息互联互通。争取两岸相关机构来闽设立办事机构,推动福建成为两岸事务性商谈重要协商地。

二、推动旅游深度融合。在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政策上先行先试,争取实现全省赴台“个人游”全覆盖、“小三通”政策新突破。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实施旅游便利政策,成为海峡两岸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和中转地。拓宽海上直航通道,做大闽台港“环海峡邮轮旅游”航线。推动闽台乡村、修学等领域旅游深度合作。拓展闽台交流合作互动渠道,开展旅游节庆活动、业界联合营销等多形式交流合作。

三、创新通关合作模式。加强我省电子口岸与台湾关贸网路的对接,推动闽台海关合作,创新口岸监管服务机制,开展货物通关、贸易统计、原产地核查等方面合作,逐步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探索建设两岸通关信息交流合作的全国示范性平台。

第四节加快平潭开放开发

一、全力打造两岸共同家园。落实好中央关于“打造平潭等对台合作平台”决策部署,以经济、文化、社会“三个融合”为核心,推进建设“闽台合作窗口”,打造两岸人文交流、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社会融合四大平台,吸引台湾青年在平潭就业创业。完善两岸互联互通设施,促进台车入闽、双向互通常态化。积极探索更加开放的合作方式,实施更加自由、便利对台政策,引入更多台湾元素、台湾人才,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合作对接,推动更多台湾人士、机构和企业参与平潭开发建设和管理,促进产业、市场、规制对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建设与台湾生产生活紧密衔接的产业园区和台胞社区,打造台胞自由往来、从业、居住的第二生活圈,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两岸同胞向往的幸福家园。到2020年,基本实现与台湾地区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

二、积极构建新兴产业区。用好用活综合实验区和自贸试验区特殊政策,扩大对台对外开放,借鉴国际自由港运行和监管模式,探索实施投资、贸易、金融、航运、人员往来更加自由便利的试验措施。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旅游装备、高新技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外包、会展、总部经济和跨境电商等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互联网经济。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保税物流园、台湾创业园等,探索设立“产城合一”的“台湾专区”,专区内人员、资本、货物对台自由流动,实行台胞自主管理。持续办好“8˙16”平潭创业对接会,积极引进国内国际资本。拓展新兴贸易业态,密切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办好免税市场,建成对外开放窗口。

三、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高标准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构建海峡旅游廊道、陆海旅游环、旅游核心体验区、旅游融合互动基地和服务保障基地的“一廊两环五区多基地”开发格局。探索国际化海岛旅游开发新模式,加快发展滨海度假、文化旅游、康体养生、海上运动、乡村体验等旅游产品,推行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旅游管理、营销和产品开发水平。突出旅游业发展带动,实现旅游岛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创建“生态示范城市”“平潭智慧岛”,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争取到2020年境内外游客和旅游收入比2015年分别增长2倍。

 

图9 平潭综合实验区功能布局图

第五节推进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一、创新两岸产业合作发展新机制。围绕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探索建立有利于两岸产业合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特区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产业园区载体,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生根型企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推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支持在厦门设立两岸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服务两岸的基础设施和涉台重点产业项目。创新两岸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设。

二、创新两岸贸易合作新机制。围绕建设两岸贸易中心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加强台湾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和对台集疏体系建设,打造两岸冷链物流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积极培育自主贸易品牌,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对台出口贸易。大力发展两岸转口贸易、保税展示交易、商业保理、文化保税、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物流增值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两岸海关、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认证等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

三、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围绕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扩大金融对台开放,突出金融创新功能和金融服务相对接,推动两岸金融合作体制创新。进一步开展对台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建立和完善适应离岸投资贸易发展的宽松可控的存贷款制度、税收制度、外债管理制度和外汇资金结算便利制度,逐步形成对台离岸金融市场。推动与台湾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试点,扩大厦门企业向台湾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资金规模。支持引进台资银行、新设综合类证券、证券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发展离岸再保险市场。

 

第十三章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文化激发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第一节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普及。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媒体融合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传播正能量。弘扬谷文昌精神,建设谷文昌干部学院。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做好学术名家、大家的工作,注重培养和延揽青年学术才俊。

二、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朱子文化、林则徐精神、严复思想等福建历代知名人物精神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征集、整合和利用乡规民约、祖训家规,组织民风民俗、民间传统技艺系列展览展示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海洋文化,激发全省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爱乡热情。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创新推动政风、行风、校风、家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等制度化,拓展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与治理。发挥新闻媒体主渠道作用,加强主流价值传播。

第二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以县为基本单位,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对基层和贫困地区文化帮扶力度,健全文化低保、文化扶贫机制。完善面向青少年、农民工和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评价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落实文化共享文明共建机制,开展优秀文化下基层活动。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加快建设数字文化体系,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加强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倡导全民阅读。发挥档案、方志等存史咨政作用。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加强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监管。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福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