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深度丨到底如何化解能源过剩产能?读完这篇文章你就全懂了(涉及火电、煤炭、油气等)

2016-05-06 09:18来源:申万宏源作者:李慧勇关键词:火电火电装机煤电一体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中央去产能的坚决态度上来看,预计未来三年粗钢产量将会逐年小幅下降,考虑工艺改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等因素,预计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煤炭消费量将呈现逐年小幅下降的态势。

煤炭行业去产能路径分析

产能过剩从根本上说是供需之间的错配带来的动态不均衡。因此,解决产能过剩只有两条途径:创造需求或毁灭供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存在两类不同的产能去化路径:一类是创造需求视角下,追求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的相对去产能;一类是毁灭供给视角下,产能绝对规模收缩的绝对去产能。新一届政府转型思路下,中国中上游行业产能中长期过剩已成不争的事实。脱离一些短期因素(如进口冲击及库存周期等),我们从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出发,将注意力集中于中长期视角下中国煤炭行业供需格局中产能去化的路径选择。

当商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发散的蛛网式供给加速形成,最终导致产能过剩,此后拐点出现供求弹性互换,市场进入产能淘汰阶段。纵观历史,从产能建设到产能清理,一般会经历15-20年的商品周期。从煤炭行业情况来看,2012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刚刚下台阶,按照3-5年的建设投产进度,预计产能增量释放将持续到2015-2017年。

中国煤炭产能去化:政策强力干预,各省路径略有不同

我国将实行行政去产能方式,缓解当前煤炭产能过剩问题。李克强总理1月4日在太原召开”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据参会企业转述,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央财政将出资1000亿元,以地方政府配资的方式,用于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同时鼓励企业重组和产业链整合,内部转岗安置人员。严控行业产能,严控总量、压缩存量;同时完善债务处置、不良资产核销等政策。与之相呼应的是,发改委在2015年年底向部分煤炭企业下发的《关于缓解煤炭企业困难相关措施(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将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办法具体化。财政部于2016年1月22日下发《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称为支持工业企业结构调整,经国务院批准,1月1日起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按照2015年全国分省发电量数据计算,全国电力企业合计约缴纳467.54亿元(河北、内蒙古两省为估算额)。每年470亿元左右的资金规模,完全符合中央计划用2-3年出资1000亿元去除煤炭行业10亿吨产能的预期,为钢铁、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述系列政策显示,我国政府将采用行政命令直接关停式的去产能方式。而且政府将通过解决关停煤矿带来的人员就业问题来实现直接而有效的去产能。

根据我国政府目前准备出台的相关去产能政策,我国主要产煤省面临不同的产能去化方式和路径:

山东、安徽、河南政策主导,退出难度不大:我国山东、安徽、河南地区接近消费地,因此供给弹性相对较大。由于两省资源赋存条件的逐步恶化,吨煤开采成本逐年上升,价格下降与成本上升的双向挤压导致盈利加速下滑,随着两级政府(中央和地方)人员安置专项资金的到位,遣散人员后,预计小煤矿退出难度不大。

目前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已经先后出台煤炭产能淘汰计划。根据安徽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计划,年产9万吨以下小煤矿将全部淘汰。近期,东兖矿集团也下发了《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2016年减员增效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兖矿集团将按照“三年减员分流2万人”的总体目标,2016年减少分流各类用工6500人,力争7000人,节支降本增效8亿元(目前兖矿集团总员工有10.5万人)。

内蒙市场主导:小煤矿关停收缩产能弹性,煤化工创造新用煤需求。内蒙由于开发时期适逢上升周期,因此小煤矿大量建设,存在产能绝对去化压力。从供给角度来看,由于远离消费地,以及短期内煤化工项目尚未大量投产,因此,内蒙新疆市场导向关停动力较强,供给收缩有望。另一方面,随着2015年煤化工开始逐步投产,拉动地方煤炭需求。

山西、陕西难度最大,预计单独出台政策:产业集中度提升是方向,供给弹性收缩是目的,政策要避免干扰小煤矿关停进度。山西陕西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3,因此,产能去化的主要方向为关停小矿或鼓励大集团收购优质小煤矿,降低供给弹性。从行政手段方面,山西小煤矿产量占比较高,其在关停难度上大于安徽河南。而从税收政策上,当前大型煤炭集团盈利能力仍然好于小煤矿,此时政府盲目降低税负只会延长小煤矿的生存期,导致产能去化进度放缓,行业盈利始终在低位徘徊。因此,山西陕西的产能去化需要市场引导低盈利中小矿井关停,避免短期保护性政策导致的行业长期低迷。

向下游产业发展消化产能成为可能

煤炭产能过剩和国企属性特质导致了煤炭企业难以去产能,倒逼煤炭企业开始向下游产业发展,消化自有产能。发展自有煤化工和坑口电厂成为煤炭企业的出路。

新型煤化工项目的造价都呈现投资大、风险高的特点。投资金额大主要表现在单位产能投资额上,以煤制油为例,单位产能1万吨,传统炼油项目投资额为1200万元,而煤制油投资额则超过1亿元,二者相距10倍。另外煤化工产品的成本中厂房、设备等固定成本与原料价格等可变成本各占50%,其中原材料煤炭成本占30%左右。而石油基化工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油所占成本比例接近80%;且化工产品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煤化工固定成本占比较大增加了投资风险性。巨额投资和高风险特征决定了煤化工的投资主体是具有较强资金实力以及能够获取审批的大型煤炭企业,中煤能源等大型煤炭企业最有可能。

原标题:到底如何化解能源过剩产能?读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火电装机查看更多>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