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人物正文

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逝世 享年94岁

2016-05-30 08:24来源:核电那些事关键词:陈能宽核武器原子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陈能宽院士:许身为国最难忘

(中国科学报 2014-8-29)

陈能宽,湖南慈利县人,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23年5月生,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获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等职。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较短时间内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了预期结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1999年9月18日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长达2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陈能宽作为核装置全面质量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了我国多次核试验中大部分核装置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能宽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真谛,有着为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的澎湃激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永不言弃的鲜明个性。这已成为他赢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崭露头角 学成归国

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中产之家。湘西的奇山秀水孕育了他的灵智与情怀。1942年,陈能宽从著名的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大学生活给陈能宽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战乱后的中国百业凋敝,面对与理想严重脱节的现实,陈能宽积极寻求出路,次年,他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远赴美国耶鲁大学。

在耶鲁大学,他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又师从哥廷根学派大师、物理冶金学的著名学者麦休森(C.H.Mathewson)教授学习,于1950年获得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任职。

在美9年,陈能宽系统钻研金属物理,做出了许多重要发现,发表了多篇有关“位错”的论文。他与R.B.Pond教授合作发表的《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被公认为是金属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创举,得到了国际冶金界同行的广泛认可。1952年10月,陈能宽在美国金属学会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这一论文后,当即引起了《纽约时报》科学记者的重视,在头版上给予新闻报道。也正是通过这篇文章,奠定了陈能宽在金属物理领域不可动摇的先驱地位。这篇文章的提出,打消了材料学界对位错理论的质疑,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1955年底,陈能宽夫妇排除美国政府的重重干扰和阻挠回国,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他以长期在多种金属单晶体形变、再结晶以及核材料在高温高压下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经验,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验问题,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对新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峥嵘岁月 攻克难关

1960年6月,时年37岁的陈能宽,正是思想境界、学术水平均已接近成熟的年龄,多年的学术研究进入收获季节,却突然接到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通知: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1964年改为院),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

那时,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近乎白手起家,中国的科学家力争靠自己的力量掌握原子弹的奥秘。陈能宽受命担任一个重要研究室的室主任,身负两项重任:设计爆轰波聚焦元件,测定特殊材料的状态方程。这两项任务都是核武器事业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陈能宽查看更多>核武器查看更多>原子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