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市场正文

捆绑之痛:电池新标让众车企“糟心”

2016-06-06 08:44来源:每日汽车观察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动力蓄电池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几天,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电动车电池企业都挺糟心的。因为正在讨论中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把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与《汽车动力蓄电池规范条件》捆绑在了一起。

简单来说,就是即便进入了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这款车用的电池还必须同时进入《规范条件》的产品目录,才能获得国家的相应补贴。

而这个电池规范条件虽然去年就出台,但当时并非强制性,所以很多企业并没太在意。而新规一出并没给企业喘息的机会,7月1日以后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车型使用的电池必须在目录之内。

这下子各种声讨的声音都蹦出来了,比如国家一刀切的政策把外资排除在外实际是保护落后啦,国内电池企业技术和产能都跟不上会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产能啦……

那么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这要从两种技术路线谈起。虽然国际上电动汽车电池大都以三元锂离子电池为主,但是国内的电池企业早期都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比如比亚迪,而在特斯拉带红了松下的三元锂电池之后,自主品牌也都开始转向采购外资品牌。

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缺点就是体积大、成本高、能量密度偏低、续航里程短;但是它的材质稳定性高于三元锂电池,自燃的风险也就更低。

在新能源骗补一事发酵之前,这种技术路线之争还算在水面之下,而骗补被揭露之后,政府层面以三元锂电池安全性待考为由,强行规定大客车只能用磷酸铁锂电池。

几个月之后,又出台了这一招貌似“更狠”的决定,因为目前进入目录的25家都是国内电池企业,而且也大都以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按照这个逻辑,对于绝大多数使用外资品牌三元锂电池的自主品牌来说,想拿到补贴必须立马换供应商,同时产品调试匹配也都会面临巨大挑战。

延伸阅读:

国内新能源企业面临“电池危机” 新国标或3季度出台

原标题:电池新标吓尿众车企,电动车第一大国只是假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动力蓄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