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企业正文

一家企业的命运!电网的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2016-06-08 08:50来源:亮报作者:许争 王娟 刘早关键词:特高压能源互联网电气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种生活的巨变

科技创新驱动着历史车轮不断前进,加速人类的发展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电力的演进与发展,最终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可能性,成为社会进步的载体。

电网的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很多人想要说出自己的答案。

“你看过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吧,还记得里面号称祖国最东边的岛屿东极岛吗?现在可火得一塌糊涂,我觉得我们南麓岛未来也会像东极岛一样出名的。因为我们这里有最清洁的能源、最湛蓝的海水。”南麂岛土生土长的岛民饶大华对记者说。

位于浙江的南麓岛,是个世外桃源般的海岛,山脊上一排排风机迎着海风匀速转动,光伏发电板在后隆村的向阳坡上尽情吸收着太阳的能量。以前,这里的村民以捕鱼为生,因为2014年南麂岛离网型微电网示范工程的投运,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国家863课题“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南麂岛离网型微网示范工程自2014年9月份投入运行,其中风力发电系统100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835千瓦,储能系统包括4套500千瓦×2小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和1兆瓦×15秒的超级电容,保留柴油发电系统作为备用。现在,南麂岛可再生能源使用已经占总能源消费的66.7%,南麂岛已成为一座真正的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智能岛屿。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饶大华家距离南麂大沙岙风景区不过5分钟路程,近年来游客越来越多,瞅准商机的他将家里的三间老房重新装修,搞起了民宿。“电对旅游业的影响很大,以前,我们这里的空调都是装饰品。有了南麂微电网工程,我们这儿的电力供应充足了,也敢开空调了,游客不再抱怨屋里闷热不透气了。”

以前,饶大华的收入只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有时还捉襟见肘,经营民宿后,他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收入翻了番,他今年打算扩大经营规模。

智能电网让岛上传统渔民的生活也有了可喜变化。徐瑞法是南麂岛后隆村村主任。他说,以前渔民家里都只有一个冰箱、一个冰柜,渔产品保存起来很不方便。“空调是绝对不敢开的,一用就跳闸了,现在渔民们家家都建了小冷库,打上来的海鲜保存再也不成问题。”

电网科技创新不仅为群体生活带来巨变,也让个人生活成为具有范本意义的发展模板。

远在千里之外,陕西金寨县金刚台村农户余敦成也尝到了智能电网的甜头。去年4月,余敦成家屋顶建设的20多平方米的光伏电站开始并网发电,一笔稳定的收入充实着家里的“钱袋子”。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是智能电网的目标,它能够让更多清洁能源安全地并入大电网。

天气好时,余敦成家的光伏发电站一天能发电15度,按照并网价格每度1元计算,如果全部并入电网,就能收入15元。保守来算,一年能发电3000度。也就是说,依靠光伏发电,余敦成家一年可以赚3000多元。

除了能带来可观的收入,电网科技创新还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风电和光伏发电是不稳定电源,易对电网造成冲击,而依靠科技创新,电网能够智能地让清洁能源尽可能多地平稳接入大电网。大规模并入电网的新能源,降低了化石能源的使用,缓解了大气环境污染。

在吉林,那里有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以及首套风电调度计划系统,这两套由国家电网公司研制的系统,均在实践中证明了价值:仅在2011年,这两套投运不久的系统,就使吉林电网风电接纳能力提高了23.91%,约合上网电量47.8亿度,折合年节约标煤量171.6万吨,减排温室气体1.33亿吨。

面向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自强不息,勇于担当,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瞄准公司发展重大需求,通过自主创新,积极应对核心业务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挑战,为公司和电网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和保障,解决中国电力工业乃至世界电力工业重大技术难题。

原标题:国家电网:科技引领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电气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