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超50家电池企业抢入第四批企业目录 政策难挡“外敌入侵”

2016-06-08 10:41来源:高工锂电作者:魏文柱关键词:动力电池动力蓄电池电池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工锂电网获悉,此次申报《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50多家企业中,大多数只是电池单体通过了新国标检测,而电池系统仍在检测过程中,这将对企业能否进入目录产生重大影响。预计50多家申报企业中,只有十几家能够进入目录。

这也表明《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申报审批比想象中要更加严格,同时也将倒逼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外敌入侵”加剧动力电池行业洗牌

除了有哪些国产动力电池品牌能够进入第四批《规范条件》企业目录之外,三星SDI/LG化学等外资企业是否会进入第四批目录也成为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在前三批已公示的《规范条件》企业目录中没有一家外资企业,这对具有竞争优势的国产动力电池企业产生了利好,但这种情况或将得到改变。

据了解,进行第四批《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申报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包含了“外资”企业,所提交的申请材料也基本符合了《规范条件》的要求,这意味着三星SDI/LG化学等外资企业有望进入第四批《规范条件》企业目录。

业内人士指出,《规范条件》目录的推进主要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鼓励企业致力于技术突破和创新,提高国产动力电池质量和技术,淘汰落后企业和产能,对促进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限制外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从长远来看并不利好,简单的本土保护并不能保证国产动力电池企业做大做强,也不利于提升国产动力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国家并未明文规定三星、LG等外资企业不准进入电池企业目录。同时上述企业也已在国内以合资入股的形式投资建厂,并非纯外资企业。因此将这些企业彻底拒之门外并不现实。

高工锂电网发起的关于“三星SDI/LG化学会进入动力电池第四批规范目录吗?”的网络投票中显示,在300多张投票中有一半选择三星SDI/LG化学会进入第四批目录,这也表示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外资品牌进入《规范条件》目录持肯定态度。

“最近频繁出台的各项电池相关政策表明国家对电池安全、行业标准、技术发展等都很重视,希望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在中间培育一批能和国际标杆竞争的本土企业。”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表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收紧和三星、LG和松下等电池企业在内地的投资布局,动力电池行业的兼并重组、行业洗牌加剧已不可避免。

原标题:超50家电池企业抢入第四批企业目录 强制政策难挡“外敌入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动力蓄电池查看更多>电池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