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泰安市十三五规划:推进国电石横四期2×1000MW机组扩建等项目建设 开发建设风电(全文)

2016-06-13 09:2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项目泰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六章  构建开放共享创新体系

顺应基于互联网协同创新蓬勃兴起的趋势,立足现有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强整合,完善体系,优化服务,创新机制,主动融入区域性创新网络,加快形成开放共享的创新格局。

优化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泰安高新区、泰安农高区等国家级开发区,着眼于建设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具有泰安特色的“塔型”创新体系,建设由国内外高校优势学科与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研发力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构成的“塔尖”,由泰安科学技术研究院平台构成的“塔体”,由市域内企业技术研究院、行业骨干企业和众创空间为基础构成的“塔基”。分类聚集、整合归并现有创新平台,贯穿小试、中试、产业化、工程化等创新全过程,加快构建定位清晰、功能完善、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网络,在高性能玻纤、电子信息、机械、生物等优势领域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积极争创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

大力进万众创新立足优势领域,创新推进机制和共享机制,加快构建由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用、试验基地协作、专业技术服务、行业检测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等系统组成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依托山东省大型仪器协作网,推动市域内具备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社会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资源等,为万众创新提供基础性、应用性、共享性、多样性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积极协同创新。加快推进泰山云谷互联网产业园、神农智谷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委托研发、组建联合实验室、成立合资公司以及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的战略联盟,开展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等协同创新,提高创新要素资源集成共享水平。积极发展众创空间,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提高开放协同创新水平。

第七章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畅通转化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筑孵化转化平台。大力推进国家级高创中心孵化器建设,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速布局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推动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相结合,基本形成功能专业化、形式多样化、投资多元化、组织网络化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推动网上技术市场与实体科技市场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全市统一、连接济南、贯通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完善孵化转化支撑体系创新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融资模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撬动和放大效应,调动金融资本、民间投资和企业资本等共同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普惠性政策,支持发展向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培训、顾问服务、市场信息、天使投资等专业化服务的市场主体。

畅通孵化转化渠道。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方向,支持承担较多行业共性科研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组建成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制,逐步实现与下属公司剥离,促进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第八章  统筹推动各领域创新

着力加强制度管理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创意活动蓬勃开展、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的新局面。

推进制度管理创新。顺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发展趋势,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创新的宏观引导,强化重大战略、发展规划、政策标准、体制改革等职责,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健全普惠的创新政策制度体系,完善创新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推进科技和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更好结合。完善创新资源配置、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强化财税政策对创新的支持,建立支持初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强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和中介机构品牌建设,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

促进生产方式创新以高新技术、高端装备、高级人才、高水平服务等创新要素集聚为重点,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融合发展,促进创新链和需求链有效衔接。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路径,拓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新空间,实现深度融合、跨界融合。

鼓励商业模式创新。顺应全球化、互联网和新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推动经营模式向新颖丰富、灵活互动转变,实现制造与服务、科技与市场、产业与金融、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倡导市场主体重点向前端研发设计、后端营销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加速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支持各类产业技术联盟加快发展,促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技术、设备等科技资源入股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参股投资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正确引导,宣传改革经验,倡导创新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积极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褒奖成功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活跃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发展。弘扬勇于冒险、敢于拔尖、求真务实、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激发全市人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第九章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改革完善人才使用、培养和引进机制为着力点,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统筹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发展分类指导,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核心,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建设具备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突出装备制造领域,建设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服务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突出旅游文化、金融、信息等领域,建设结构合理、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以提高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为核心,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立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适应我市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以更大力度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团队+项目”模式,重点引进人才团队和高端项目,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鼓励全市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急需人才和智力,促进人才智力向我市流动、辐射和汇聚。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引进一批急需、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在出入境和居留、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快捷高效服务,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来泰创新创业,提升全市人才队伍创新创业水平。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在人才流动配置、职称评审、股权期权激励等方面提出力度更大的措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综合环境。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投入。构建统筹协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机制。

第四篇  加快转型升级

按照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的思路,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引领,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先导,深入实施《中国制造二O二五》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优质高效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第十章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大力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各环节渗透,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物联网跨界融合,努力实现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向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结构高级化、产业绿色化方向转变。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立足特色领域,强化企业、园区和品牌的载体作用,按照全产业链理念,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并重,加强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服务各环节的集成应用,把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特色装备三大优势产业打造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以智能化、融合化、成套化、国际化为方向,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装备优势,鼓励上下游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瞄准新一代智能电网建设需求,重点发展新型节能配电变压器、超高压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特种变压器、电力电子变压器、高压交联电缆、特种电缆等输变电设备,高低压成套组合电器、配网用智能断路器、智能环保开关柜等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高压电网无功补偿设备、滤波器、补偿器、变频器、变流器等电力节能设备,夯实输变电产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大产业基础,打造从发电端到用电端智能化全产业链。抓住西电东输、“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输变电设备需求较大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和境外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加快培育拓展海内外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把泰安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输变电设备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为方向,坚持发展整车制造与提高零部件配套相结合,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相结合,加强建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大力发展市政作业车、工程施工车、散装水泥罐车、颗粒物料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加油车、清障车等专用车,加快发展50吨以上重型装备运输车等军用特种车和大型工程矿用车、油田专用车、大型管道运输车、大型专用牵引车等民用特种车,提升发展动力系统、车身系统和车用电器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着力打造国家级特种车、专用车和优质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特色装备产业集群。按照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大型化和成套化的发展思路,以国家智能工厂试点建设为着力点,以构建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为方向,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大型成套装备生产能力,推动重型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等平台,重点发展采掘、输送、冼选、安全监测系统等智能化、大型化、成套化矿山装备,努力把泰安建成为全国重要的矿山设备制造基地。积极拓展矿用设备、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机床、汽车等装备再制造领域,创建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全自动染料配料机、液体助剂计量配送机、智能染色成套设备等纺织机械。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酿酒、医药等食品加工和生化医药装备及智能检测一体化成套设备。优化发展工程车桥、制动器、变速箱、轮毂、控制装置、监控装置等矿山设备和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产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泰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