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用“比特”来管理“瓦特”? 你需要关注能源互联的七块拼图

2016-06-13 10:21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瓦伦丁·米格尔关键词:能源革命电力公司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商业模式的7种可能

面对全新的生态和挑战,用户价值创新、数据价值创新、能效价值创新势在必行。要实现这些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企业就要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通过聚合用户资源、输配资源和技术资源,提供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盈利模式甚至投融资模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价值挖掘的起点和途径也不尽相同。根据既往研究,埃森哲归纳出七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代表了在能源互联网中成功机会较大的企业类型。

一是配电调度运行优化商,他们将得益于数据共享平台和轻资产模式,帮助供需双方在清洁能源机制运行中优化资源效率,类似即时用车平台Uber或是电商平台阿里巴巴。

二是系统资产运维服务商,即为新进入者和新能源设备供应商提供服务,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资产运维相关的经验、技能、数据,典型代表是美国公司FirstSolar。

三是能源解决方案整合商,即搭建与能源用户互动的数字平台,以此吸引众多电力公司与其合作,并向消费者提供以用户为核心的特色服务包,全面涵盖用电管理、智能家居、分布式发电、家庭储能、电动车等能源整合解决方案,类似于美国的OPower公司。

四是新能源生产商,这通过多元化投资比较容易实现,但需要以数字化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效率和资产优化。

五是通过参股独立第三方,布局能源及衍生品交易平台。

六是能源产融平台服务商,使融资租赁、信用评价、供应链金融充分发展,类似于能源界的“蚂蚁金服”。

七是能源数据资产运营商,凭借可视化的大数据资产,通过数据租售、数据分析、数据交易和决策外包等业务实现盈利,如美国情报分析公司Palantir公司。

全球能源互联网事业如日方升。在传统能源企业之外,新能源企业、互联网企业、ICT企业和跨界竞争企业等新兴力量也在择机而动。电力公司需未雨绸缪,与各方携手搭建平台,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分享这一新蓝海的红利,方能实现转型路径从必然到自由的跨越。

(作者系埃森哲全球副总裁、亚太区资源事业部主管董事总经理)

原标题:能源互联的七块拼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革命查看更多>电力公司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