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福建莆田市十三五规划: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4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 进一步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全文)

2016-06-17 09:2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装机莆田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建设海丝重要节点城市

以国家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契机,主动对接,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提升湄洲湾港口城市影响力。

一、构建海上丝绸之路交通枢纽。完善海港、空港和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海上通道,依托沿海深水良港优势,完善湄洲湾、兴化湾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沿海港口群整体服务功能;加强莆田市与东盟国家在港口、码头建设管理方面的合作,支持境外港航企业与莆田市合作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基地和配送物流中心;加强与境外航运公司合作开辟新航线,加快推进湄洲湾、兴化湾港口航道建设,构建安全畅通的“海上高速公路网”,拓展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加快构建空中通道,依托莆田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建设,加快融入福建“一带一路”重要航空运输布局,打造“一带一路”对台和东盟国家关键支线机场。加快构建陆路通道,推动建设福厦高铁客运专线莆田段、莆田-福州长乐机场城际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秀屿木材加工区铁路专用线、兴化湾南岸铁路支线等铁路通道,建成莆田至炎陵(湄渝)高速公路莆田段,建成省道联十一线(福州马尾新城至漳州市区)莆田段等公路通道,进一步畅通周边省份及中西部内陆地区的陆上通道,搭建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桥梁。加快构建信息通道,争取设立国际区域互联网转接点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口岸通关体系,推动口岸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口岸检查检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电子口岸和“单一窗口”建设,积极推进“一站式作业”,优化通关环境,提高无纸化、一体化、区域性通关水平,鼓励和扶持周边省市建设与莆田市口岸联动的“陆地港”和“飞地港”。

二、打造产业合作开发示范基地。依托纺织纤维生产基地,拓展与东盟国家发展以粘胶纤维为原料的纺织业和新型纺织材料产业合作;依托佳通轮胎、海安橡胶等拓展与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打造轮胎产业合作基地。依托东吴食品产业园,引进台湾、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等大型食品企业,推动粮油贸易与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依托兴化湾南岸,以雪津啤酒迁建为契机,与比利时英博公司合作共建全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依托莆田工艺美术城、国际油画城、仙游工艺博览城、上塘珠宝城等平台,打造“一带一路”工艺美术产业合作开发示范基地。加强与台湾、印度、东南亚合作,规划建设软件产业园。依托福建健康产业园,借鉴新加坡、韩国等地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引进高端医疗装备和耗材生产企业,把莆田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医疗耗材生产基地;支持莆系民营医院抱团“走出去”,在东南亚等地拓展业务,开办“妈祖医院”,拓展延伸妈祖健康、平安、慈善的内涵,打造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投资办医的“示范点”。深化现代农业合作,推动与以色列、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合作建设设施大棚蔬菜和花卉种苗繁育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依托闽宁产业园,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果蔬生产贸易合作。拓展能源矿产合作,建设湄洲湾铁矿石、煤炭、油品、天然气、木材、粮油中转基地和对台煤炭中转中心。加强旅游产业合作,充分挖掘妈祖文化、莆阳文化、祈梦文化、南少林禅武文化内涵,依托湄洲岛、九鲤湖、南少林寺、广化寺等优质资源,与东南亚等国家合作,共同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海丝”旅游合作先行试验区。

三、深化海洋领域全方位合作。创新海洋经济合作模式,依托南日省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共建海洋渔业创业产业园和渔港经济合作示范区。加快境外远洋渔业生产基地、冷藏加工基地和服务保障平台建设,引导、支持企业建立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支持企业赴印度洋、非洲沿海开展远洋渔业合作。推动市内海产品养殖、加工企业引进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养殖、深加工先进技术,与东盟地区开展南美白对虾、龙虾、麒麟菜、花鳗鲡、鲻鱼、石斑鱼等苗种技术对接,合作共建引育种和养殖基地。深化与东盟、阿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科技合作,鼓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莆田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平海僧帽牡蛎原种场及秀屿鲍鱼、海参优质种苗繁育基地等积极开展海洋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等领域国际合作,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环境科研成果转化基地项目。拓展海洋环境保护、海上联合执法、安全救助等领域合作,建设国家海洋环境科研基地,推进海事、边防、海警、海洋渔业、港口等海上执法信息互通共享,提升海上联合执法监管合力。

专栏17: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重大工程

互联互通工程:湄洲湾大宗散货储运中转基地、湄洲湾油品储备中转基地等港口码头项目;莆田机场;福厦高铁客运专线莆田段、莆田-福州长乐机场城际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秀屿木材加工区铁路专用线、兴化湾南岸铁路支线等铁路通道项目;莆田至炎陵(湄渝)高速公路莆田段、省道联十一线(福州马尾新城至漳州市区)莆田段等公路项目;江涵大桥;东吴口岸商务大楼等口岸基础设施项目。

产业合作工程:赛得利差别化纤维项目三期扩建项目;和润集团莆田粮油贸易与粮油食品精深加工项目、五洲食品粮油产业园、南美对虾产业化项目、百威英博雪津啤酒迁建项目、兴化湾南岸食品工业园、莆田与新加坡合作投资南日鲍鱼深加工出口基地;仙游东南亚名贵木材交易中心;欧中种源生态谷、设施大棚蔬菜国际合作产业园;湄洲湾第二发电厂建设项目、哈纳斯LNG接收站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旅游经济带建设项目;海丝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支付结算平台项目。

海洋合作工程:南日海洋渔业创业产业园、南日渔港经济合作示范区、海产品引育种和养殖基地、国家海洋环境科研基地项目、国家级海洋环境科研成果转化基地项目。

第三节  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

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大力复制推广成熟的改革创新举措,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检验检疫指定口岸建设,有效承接自贸试验区政策外溢和辐射带动效应。

一、融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对接自贸试验区内外产业协作配套政策,参与探索区域联动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尝试“区内注册、区外运营”模式,争取推动湄洲岛等成为直销点。加快江涵大桥建设,拉近莆田国家级高新区和江阴自贸区的距离,促进两地经济融合发展。推动莆田国家级高新区扩区,加快涵江滨海新区填海造地项目进度,为融入福建自贸区、承接自贸区扩区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福建自贸区对台特色,加大产业、技术、金融、人才合作力度,重点推动两岸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按照“由小到大、逐步推进”的总体思路,加强统筹协调,规划设立保税监管场所。先行在东吴、罗屿设立粮油、铁矿石、煤炭保税仓库,强化战略物资资源和能源保障。在秀屿港莆头作业区设立木材露天保税仓库,开展木材进口、加工和储运一条龙业务。规划论证在莆田国家级高新区等地设立保税物流园区或中心,优化产业链的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链。支持涵江滨海新区先期启动申报综合保税区工作。申请设立以木材加工为特色、其他产业为辅的出口加工区。推动湄洲岛对台小额贸易点和海关监管仓库建设。条件成熟时,在兴化湾南岸或东吴港区、石门澳工业园等区域规划设立保税港区,并建立高度集约化、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三、推进检验检疫指定口岸建设。进一步加强粮谷指定口岸建设,积极开展进境水果、肉类、食用水生动物、种苗指定口岸建设,完善口岸功能,拓展口岸业务;重点支持国家林木检验检疫重点实验室为中国莆田红木电子交易平台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国家鞋类检测中心整合现有检测资源,建立鞋业检验检测及研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动物检验和食品安全实验室,推动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第四节  拓展开放合作空间

持续深化对外对内开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优化外贸结构,扩大外贸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扩大投资、金融、劳务、人文双向交流合作,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核心,逐步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模式,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推动以加工贸易为主向以一般贸易为主转变。鼓励生产企业对外承接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业务,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游研发设计、核心部件产业推进,向中游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制造集中,向下游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延伸,逐步提高加工贸易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大力推动与外资企业开展营销、品牌、技术合作,推动民营企业承接加工贸易。扶持一批有规模、有优势的加工贸易企业从贴牌生产、委托设计向自主品牌转型,增强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增加内销业务,延伸产业链,促进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二、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和挖掘传统市场,培育周边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深度挖掘欧美日、香港、东南亚等传统市场,重点拓展拉美、中东、南亚、西亚、非洲以及东盟自贸区等市场,积极发动组织参加广交会等境内展会以及东盟博览会、香港礼品展、中东迪拜博览会、马来西亚中国商品展、台湾电子展等一批境外展会,帮助企业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充分发挥鞋类、服装、食品、油画等产业优势,提升莆田“中国鞋业出口基地”建设水平,创建工艺美术、油画、电子信息、天然气、橡胶、大豆和木材进出口基地。支持莆田市企业进入跨国公司采购链。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进口,鼓励进口紧缺性产品、原材料、先进设备等,鼓励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进口贸易,支持开展跨境电商报税进口试点,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跨境电商进口仓储、展示、体验、交易、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宣传,及时向企业传递国际贸易壁垒、“双反”调查等信息,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完善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和主要出口产品行业商协会的联动机制,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三、创新外贸发展机制。推动传统出口产品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企业建设境外仓、境外体验中心,支持企业运用境外仓发展集货模式跨境电商业务。推动探索在莆田工艺美术城、国际油画城、上塘珠宝城等实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提高货物贸易中的服务附加值,建立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各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引导其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物流、融资、退税等服务,提高外贸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做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大型进出口企业,提升外贸发展的量级和内涵。实施品牌带动,健全完善出口品牌评价、促进、推广、保护四大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简化服务贸易跨境结算手续,提升服务跨境支付能力。

四、推动双向投资合作。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完善税收政策,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力转移,重点吸引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向园区集聚,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20亿美元以上。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导和推动莆田市鞋类、服装、食品、油画等优势产业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拓展服务业境外投资,支持企业兼并、收购、整合境外技术品牌、营销网络,开展境外商贸、物流、旅游和中介服务等领域投资。

五、探索跨境金融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鼓励企业通过境外分支机构融入资金,争取并用好世行、亚行、亚投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鼓励企业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利用境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鼓励企业在香港、新加坡上市融资,引导国际产业资本、投资基金参与莆田市企业并购重组,支持开展跨境融资租赁业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互联网支付许可从事第三方跨境支付业务。

六、拓展劳务双向合作。深化海外人才双向交流。更加注重通过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先进人才和智力资源。依托境外投资项目,扩大工程承包、海洋运输、现代渔业等优势领域劳务输出规模,探索引入东南亚劳工。不断壮大外向型民营企业队伍,强化外派劳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重点发展专业型和技术型劳务输出,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适应性培训,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素质和国际竞争水平。

七、促进人文交流融合。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部分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推动建立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展多层次、广领域的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参与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争取设立湄洲岛“世界海洋和平论坛永久性会址”,定期承办海上丝绸之路和平论坛。深化青年、智库、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友好交流。拓展与东南亚国家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全方位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海上丝绸之路高端智库和学术交流平台。

八、深化对内开放合作。围绕福莆宁同城化发展目标,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以产业合作发展为平台,以建设统一大市场为核心,健全莆田与周边地区特别是闽东北五市一区的多层次产业合作机制。深化与珠三角、长三角合作,推进东南沿海联动发展。依托向莆铁路,推进莆田与内地城市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支持开展跨区域口岸合作。发挥向莆铁路优势,建设莆赣文化旅游经济圈,打造跨区域旅游联动路线。鼓励和支持县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建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和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组织开展面向内地城市的商务会展活动,提升莆田市节庆会展在江西等中部地区的影响力,扩大博览会地域组成,搭建与内地城市的合作平台,带动内地城市来莆投资。

第五节  深化莆港澳侨合作

积极探索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合作模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成果,提升莆港澳侨合作水平。

一、拓展莆港澳合作模式。继续推进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和粤港粤澳合作先行先试政策延伸到福建、闽台合作先行先试政策延伸到港澳的“双延伸”政策。深度推进金融、物流、专业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推动闽港澳区域旅游一体化,拓展闽港、闽澳联合招商平台,进一步提升闽港澳经济合作层次和水平。持续拓展莆港合作。积极引进香港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更多香港跨国公司来莆投资兴业,吸引香港金融、股权投资、专业服务机构来莆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参股,支持企业赴港上市融资和跨境融资,鼓励联合香港专业服务机构推动莆田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支持香港知名物流企业参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重点加强冷链物流服务合作。加强与香港会计、法律、建筑、管理咨询、文化创意等专业服务机构对接。深入推进莆澳合作。充分发挥澳门与欧盟、葡语系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平台和旅游、经贸、商务、酒店、金融等行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闽澳在商务、中小企业、旅游和服务业等方面的合作层次和水平。

二、加强与侨界更紧密合作。借助世界莆商大会、世界六桂恳亲、世界兴安同乡恳亲大会、东南亚经贸周等平台,依托涉侨部门、海外各类莆仙社团组织和在莆投资的知名企业、知名人士,积极引进侨资,引导侨商和海外社团在莆投建企业总部、侨商总部、海外侨商创业园和专业贸易中心,协助莆田企业通过侨的渠道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全球莆商经贸协作网络,实现“以侨促贸、以贸聚侨”的良性互动。加大与东南亚地区华侨社团和华侨企业的沟通联系,努力把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引进资金、引进项目、推进发展、实现共赢的胜势。加大对侨资企业转型升级扶持力度,推动华侨华人商协会来莆设立办事机构,建立“莆田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项目资源库”,强化侨智资源引进。搭建涉侨经贸和华文教育等合作交流活动品牌和平台。健全全球重点侨团、重点人士、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的联络机制。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创造条件为海外侨胞来莆旅游、探亲、学习提供方便。

三、创新莆港澳侨工作机制。搭建与香港贸发局、澳门贸促局、专业联盟或有关商协会的联系平台。创新与海外侨团的联系往来方式,继续扩大与海外莆籍社团和知名人士的联谊交往,征集海外莆籍社团知名人士的档案资料,举办各类海外联谊活动,进一步调动其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海外同乡会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地区的协调沟通,鼓励工商界、学术界建立更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纵深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领域。积极拓展莆田姓氏宗亲与台港澳、东南亚、日韩的对接交流,组织开展族谱展、民间民俗展等“宗亲对宗亲”的文化交流互动活动,扩大祖地文化影响力。

第七章  拓展基础设施新支撑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港口、交通、能源、市政、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配套、便捷顺畅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建设海西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完善莆田市综合交通运输网建设,形成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疏港快速通道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打造海西交通枢纽城市。

一、提升港口开发建设水平。突出湄洲湾北岸大宗散货运输核心港区地位,配套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推动湄洲湾、兴化湾南岸联动发展,至“十三五”期末,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达到40个,港口吞吐能力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莆头、东吴、罗屿9-15#作业区开发建设,加快涵江港区1-5#泊位码头建设,启动北高、埭头片区泊位码头建设。建设湄洲湾北岸木材煤炭、粮食矿石交易中心,继续推进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工作船基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湄洲湾第二通道建设,加快湄洲对台客滚码头建设。鼓励港口企业发展中转配送、流通加工等临港工业服务功能,重点加快莆头、罗屿等临港物流基地建设;加快港口信息化建设,建设港口高速互联局域专网、三维数字可视化港口空间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化支撑平台,启动试点港口企业建设生产、服务、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健全完善港口管理运营体制,积极探索与内陆无水港、生产工厂、第三方物流、航运公司合作,打造港口数据云服务平台,实现资源集中管理与大集成应用。

二、优化公路网结构。加快完善莆田市“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推进长乐至惠安联络线莆田段、莆炎至江涵大桥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强已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建设,争取增设莆永高速公路莆田港湾货运站(笏石)互通出口和沈海高路公路灵川互通出口。推进联十一线(莆田境)涵江江口至仙游枫亭段工程、联二线莆田至仙游九鲤湖段、纵一线(莆田境)秀屿平海至湄洲湾北岸山亭段工程等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实施国省道通运输场站、通重点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到2020年,规划新建、改建普通国省干线210公里,基本建成“三纵一横三联”的普通国省干线公网络,实现国省道对重要城镇、重大产业基地、主要旅游景区、交通枢纽节点的连接和覆盖,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以上,实现城区半小时交通圈。继续加强农村公路网络建设,重点推进县、乡、村间农村联网公路“安全提升”、“延伸联网”、“等级优化”工程建设,实现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到2020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力争达60%,实现“大村双车道、村道基本全硬化”,全面提升农村公路质量安全效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装机查看更多>莆田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