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视点】“工业4.0”是什么? 要看清中国制造

2016-07-07 08:57来源:逻辑思维作者:王煜全关键词:工业4.0中国制造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未来的核心问题是,能够灵活地制造出更多的新产品。对于新产品的耐用性,消费者并不那么强调,有时过分耐用反倒是一种损失。

圆珠笔刚开始被发明出来时,用到一定时间就会漏油,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被解决,所有人都绞尽脑汁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有人说能不能控制圆珠笔油的量,在还没开始漏油时就已经没油了,扔掉这支圆珠笔再买一根新的就可以了。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例子,日本就曾经推出过不耐用的便宜雨伞,放在商家的店门口,很多人购物时遇雨,消费者直接打伞回去,不用还回来。再比如我们的手机,有人做钛合金外壳,有人镶上钻石,把手机当成耐用品来设计,如果你还拿着一个10年前的镶钻手机,大概会被嘲笑。

耐用性的问题可以有很多技术进行解决,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适应用户的需求。

德国的伐木机之所以到今天还能卖,恰恰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销量非常小,才没有足够强大的企业去研发更为便宜的产品。它的幸存恰恰是一个市场高度细分的结果,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它们对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

5、中国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的市场非常大,如果号召人们学德国那种小细分的优势,无外乎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其实德国很羡慕中国可以海量制造产品,其中的钱都被中国人赚走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被工业4.0的概念给忽悠了,丢了我们的老本事。全球经济对精密复杂的产品的灵活制造的需求,德国是满足不了的。这并不是说高整合度不重要,市场的特点是什么、地方有什么需求,就会有人寻找解决办法。

我们要学的师傅不是德国,而是美国,我们的挑战也会来自美国。如果你不跟它学,它就会抢你的饭碗。未来抢中国劳工饭碗的,不是德国的精密度很高的机器人,而是美国RethinkRobotics公司那样具有灵活性的机器人。

这样的机器人有一个特性是德国机器人不具备的,师傅能手把手地教它。人的操作动作是没法精确定义的,如果要跟机器人精确地说明是很困难的。未来机器人甚至会做到模糊学习,它们无疑比那种虽然精确但是很笨、严重缺乏灵活度的机器人要高明得多。这种机器人也是中国人的大敌,用它来替代人就很容易。

我们能不能未雨绸缪,在美国机器人替代工人之前,先把生产线用美国机器人装备上?先请老师傅把机器人训练好,让所有机器人都能炒个好菜,让所有机器人都能装配得好任何复杂的产品。让中国继续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而且比原来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

延伸阅读:加强跨境电力和贸易合作 推动亚洲电网互联互通

原标题:别被“工业4.0”忽悠了 看清中国制造只需一篇文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中国制造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