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动力电池白名单的恐慌:“换”还是“不换”?

2016-07-15 13:45来源:经济观察网作者:刘晓林关键词:动力电池电池目录新能源汽车补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iEV6S不会停产,电池方面,江淮已经转向新的供应商了。”马原在电话那头谨慎的说。因为所搭载的三星电池没有进入动力电池推荐目录,上市刚两个多月的江淮电动SUV iEV6S就传出将无法获得补贴,面临紧急停产的消息。马原是江淮汽车北京地区终端销售的相关负责人,按照他的说法,早在上市前,得到消息的江淮就已经在为iEV6S做更换电池的准备了。

但就在几分钟后,这一结论就被另一家电池企业老总否定了。“为什么要换?!”隔着微信,也能感受到贾振言不解加不屑的口气。掌管一家动力电池企业的贾振业,对于动力电池目录也即“白名单”是否会与新能源补贴挂钩持保留态度。截至目前,对于这一结论的所有报道都基于尚未公开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在政策没有落地之前,这些都是捕风捉影”。贾振言称,至少他接触的使用韩系电池的车企目前还没有决定更换电池。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跟贾振业一样淡定。“我们在做紧急切换的准备”,某主流车企新能源负责人表示。而记者获悉,包括贾振业笃定认为不会换电池的企业在内,多家车企正在因为所用电池未上目录而进入更换电池供应商的准备中。

但更多的人仍在疑惑中观望,如果意见稿中的“一年的过渡期”已经开始倒计时,那么在目前国产动力电池“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的条件下,缺乏足够开发验证时间的“新鲜电池”,如何安全完成这场“紧急切换”?

悄然竖起的动力电池门槛

对于怎么就到了全行业谈目录色变的地步,电动车专业人士秦立飞也说不清楚,细纠下来,政策风向的变化从未停止。

如果从新能源汽车准入政策的源头开始回溯,可以看到,2009年6月17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简称《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正式发布,从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成为决定车企能够获得补贴的最重要依据。但在这份准入规则中,对新能源车型所使用的电池产品并未单独提出任何要求。

2015年3月2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简称《电池行业规范》),指出“国家对符合本规范条件的汽车动力蓄电池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对于该《规范条件》的约束作用,只在文件最后提到了一句“列入公告的企业名单将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

从2015年10月开始,工信部开始对符合《电池行业规范》的动力电池企业及产品目录进行公示。由于是非强制认证,因此并未引起业界关注。但2016年初新能源骗补事件的爆发,加上随即而来的三元电池受限,直接将动力电池的监管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6年4月6日,在第三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公布后,工信部于4月29日发布了“关于符合《电池行业规范》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核心内容是加强了对电池产品的检测要求。要求已列入公告的单体企业,应按照新公布的标准目录,对典型产品进行重新检测,逾期未提交的撤销公告资格。

这份“汽车动力蓄电池产品检验标准目录”被称为“动力电池新国标”,在2016年5月1日起实施”的信息。

原标题:“换”还是“不换”:动力电池白名单恐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池目录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补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