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中国智能制造十大变革趋势

2016-07-27 14:19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关键词: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趋势四:催生大量以服务型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业态

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美国的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大概占到了60%,而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只占了不到2%。

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成功的核心是能否从观念、技术、商业模式上进行改造,使每个企业不再只是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而是通过产品与服务,与客户建立了“强关系”,能成为24小时在线,了解、预测客户需求的“客户运营商”(CustomerOperator)。

服务以各种形式融入到了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运维等环节,有价值创造的可能就有服务形态的出现。

趋势五:竞争焦点从价值链提升转向价值网络构建

互联网降低了企业各种交易成本、管理成本。于是在市场机制和企业机制之间,出现了“第三只手”——价值网络机制,即通过整合资源而不是一体化或简单交易,以开放、共享、互利、对等、协作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享的价值共同体。

价值网络提供了获取信息、资源、市场、技术的新机制,以上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不仅增强了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商业系统的复杂性,更导致了破坏性的、大规模的商业力量的转移。

趋势六:创新模式从组织内部转向开放性众包平台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方式到达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作个性化定制阶段。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大众市场被打碎。消费者通过量身定做这个过程,彰显自己的个性,表达自我的情感诉求。

新经济模式下,除了消费者以外,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即众包或群体创造。众包以开放的平台,聚合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员工的智慧,发挥企业内部和外部群体创造的力量,来自不同头脑的思想和智慧相互碰撞,迸发出工业经济时代无法想象的力量。

趋势七:具有商业影响力的云制造平台将不断涌现

云制造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化制造服务模式,融合了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虚拟化、服务化和协同化,汇聚分布异构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在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及时低成本的服务,实现自动化的资源的高质高效的对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制造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工业4.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