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当兵就要吃苦担当。在部队咱是‘后勤供给兵’,脱下军装是‘电力卫戍兵’,任务都很艰巨,使命都很光荣。”7月27日,见到国网河南电力劳动模范、济源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二班班长王毛时,他正和同事在220千伏裴苑变设备区巡视,诙谐的话语中透着率直。尽管告别军旅生涯已26个春秋,但烈日下笔挺的身板、矫健的举止、严谨的神态,依然流露出军人的稳健、干练与刚毅。
供电前沿的“侦察兵”
31年前,18岁的王毛走进绿色军营,在渤海、黄海交汇处的山东长岛县驻防,一直参与18个岛屿驻防官兵的后勤供应。5年后脱下军装成为一名电力职工,从普通一兵到运维班班长,在变电运行一线一干就是26年。
“以前天天驾船出海,现在天天‘飞车’侦查,责任同样重大。”王毛说。该班负责16座变电站倒闸操作、设备维护、事故处理等工作,是济源市区和5个办事处、两个工业重镇近10万用户的电力屏障,电力保障任务十分艰巨。
加强设备巡视,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是变电运行人员的首要任务。所辖变电站全部为无人值守,按照规定每周要对所有设备正常巡视两次,往返一次需奔波120多公里。逢节假日、重要活动、用电高峰和恶劣天气等,就要进行特巡,一年下来,他们的行程超过4万公里。“不论啥时候,冲在最前面的一定是老班长。并且特认真、特细心,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监控点。”同事王鹏程说。
迎难而上的“排头兵”
7月9日22时,王毛夜巡中发现110千伏堰头变1号主变高压侧A相套管异常。他立刻向有关人员报告,随即按照操作规程转移负荷,组织人员消缺。次日凌晨3时,设备恢复正常运行方式,他则继续坚守现场跟踪观察,直到5点多钟确认没有问题才离去,稍作休息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王毛的记忆中,这样的突发事件并不少见。辖区变电站有12座属于高负荷运行,其中6座为上世纪90年代前后建成的老站,每到用电高峰,他的操作班就成了“消防班”、“救火队”。同事们眼中,每次第一个到现场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的是他,坚持“5+2”、“白+黑”工作准则的也是他。
“部队上遇到危急情况,党员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咱有27年党龄,又是班里的主心骨,苦点累点应该。”王毛说。抓好隐患排查,提前消除缺陷,确保设备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和懈怠。操作班实行轮班制,他自己执行的却是“七天工作制”,特别是电网度夏、高考保电等特殊时期,更是白天黑夜连轴转。他认为,不论是“橄榄绿”,还是“国网绿”,都要尽心尽力、吃苦担当,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冲在前面。
好“兵头”带出“铁”班组。男精兵,女强将,是大家对该班的评价。班里13名职工,6个男子汉、7名“铁娘子”,仅今年就完成倒闸操作2600多次,排除各类隐患32起,执行重大保电任务16次。“尽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班长处处以身作则,大家自然不甘落后,工作上都不含糊。”女员工尹海燕说。
探索进取的“尖刀兵”
“在电网快速发展形势下,咱永远是一名新兵。”王毛说。近年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应用,对变电运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好技术上的“尖刀兵”,是王毛对自己的要求。
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把啃书本、钻技术作为第一要务。遇到新设备上岗,不仅要将基本原理、技术参数弄准吃透,还对照旧设备,找出共性和创新点,确保在操作环节上得心应手。因此,在济源供电公司,他始终是变电运行“权威”。辖区每建新站,他都组织班组人员提前1个月进住,利用设备安装调试最关键的时机,邀请专家现场“传经送宝”,确保不论设备、技术、工艺如何更新,大家都能适应工作需要。
立足标准化要求,经过积极探索,他将各个变电站的设备特性、操作细则等合编成一本现场作业小册子,实现了只要一册在手、就可在所有变电站标准化作业。注重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两年来5项QC成果获各类奖项,并在设备安全运行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其中“降低无人值守变电站电容器被迫停运次数”还被省行协评为一等奖。
“时间长了,闭着眼也知道每个变电站的底细。哪些设备需要特巡,哪个环节需要预控,脑子里都有本明帐……”王毛的言辞中含着深深的情愫。他说,变电站就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桥头堡”,只有甘于吃苦、善于担当,尽到了本分,守好了阵地,心里头才踏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14日,在河南济源10千伏Ⅱ黄河线18号杆,河南济源供电公司首次开展旁路带电作业更换柱上开关。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带电作业班成员做好安全措施后,作业人员身着绝缘服,分别操控两台绝缘斗臂车,熟练操作绝缘斗臂,采用旁路作业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柱上开关更换工作,经过5个半
3月19日,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利用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对10千伏石匣线进行综合检修。此次检修涵盖检修消缺、新型配电网建设、设备升级改造,真正实现一停多用,为线路设备的健康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检修过程中优化检修时序,对提前完成检修任务的支线负荷进行中压发电车转供,实现能带不停。
3月5日,在济源建业天玺小区停车场,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联合济源市汇济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对即将投运的充电站进行审核验收,为居民安全充电、绿色出行提供保证。济源市汇济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全市医院、小区等主要停车场的充电站项目,该项目运用公牛充电群充系统,拥有充电网后台两层安全防
“感谢供电部门处处为我们着想,电力服务优质高效,让我们在用电方面吃上了定心丸。”2月24日,河南希百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阳向前来随访用电情况的供电服务人员范志平和崔团结说道。济源工业用电量占比90%以上,企业分布密集。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立足“问需求、解难题、促发展”,主动对接、细
2月20日,济源供电公司组织巡视人员,按照网格化机制,兵分5路对35千伏及以上线路巡查,并对易发生山火的区域进行标注,作为监控防范重点,以减少线路因山火跳闸对电网的冲击。当前,受气温回暖,天干物燥及春耕春播集中等因素影响,山火风险持续放大,加上济源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8%以上,而
2月17日,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分组深入高新、虎岭等园区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对部分企业的用电设施“把脉问诊”,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协同客户制定整改方案,及时予以解决,保障园区内的企业安全用电,助力产业发展。电力充足是产业兴旺的一个重要基础。春节假期过后,复工复产速度加快,济源示范
2月6日,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数据中心,数字化专业人员密切监控数据管理设备状态,为电力保供、防灾抗灾、优质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024年,国网河南电力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统一技术路线的企业中台。该公司创新开发业务数字化应用平台,提升基层数据服务能力,确保电力安全
1月22日,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大峪供电所组织人员对大奎岭、砚瓦河、寺郎腰等区域的供电线路和配电台区仔细排查,精心落实运维管理要求,加强电力设施隐患查治和风险防护,保障春节期间安全可靠供电。春节日益临近,国网济源供电公司本着精益运维、确保供电的理念,优化举措,提升质效,全力保障春节期间
1月16日,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市区供电中心工作人员分别来到济源客运总站和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以及附近商业区等场所,对涉及春运的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确保春运期间用电安全无忧。春节临近,外出人员陆续返乡,随着1月14日春运拉开帷幕,各地即将迎来节前客流高峰。国网济源供电公司把服
12月19日,在河南济源王屋镇杨沟村,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组织供电服务人员深入到“煤改电”用户家中进行走访,对用户电采暖的用电线路、开关、插座等设施开展检查,对发现的用电安全隐患及时消缺,并了解用电需求,仔细解答用电难题。随着气温持续降低,寒意袭来,为确保“煤改电”用户温暖度冬。河南济源
12月18日,国网济源供电公司按照网格化管理,分片划区对人员密集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进行仔细把脉,针对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电力安全畅通。当前,寒潮天气频繁,度冬保供进入关键期,人员密集场所用电负荷不断攀升,涉电安全风险随之增多。国网济源供电公司以优质服务为导
12月23日,随着河南济源愚公220千伏变电站1号主变5次冲击试验,标志着济源愚公22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运。这也是河南济源首座220千伏一键顺控变电站。河南济源愚公220千伏变电站,位于济源王屋镇七里桥村,占地面积17.49亩,总投资1.4亿元,规划3台180兆伏安主变,本期建设180兆伏安变压器1台,220千伏出
“与传统人工巡视相比,机器人巡检弥补了人工巡检的缺陷和不足,保障了巡检的客观性、可靠性、准确性,目前已经成为我们变电运维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4月15日,在济源供电公司220千伏苗店变电站,该公司变电运维一班班长王毛介绍说。
“1号变压器运行正常,各监测点无隐患hellip;hellip;”2月11日下午,农历大年除夕,在济源220千伏苗店变电站,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班班长王毛带领同事仔细巡视电力设施,不放过任何细节,确保设备健康运行。变电站是电力输送的关键环节。今年53岁的王毛,是一名老班长。他们班担负着16座35千伏
“检查苗223开关三相确已断开,天冷注意操作安全hellip;hellip;”,1月11日早7时,寒风凛冽,室外温度零下,在济源郊区220千伏苗店变电站,站长王毛正组织组员对3号主变进行倒闸操作。受近日寒潮影响,王毛每天都会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不间断巡视,就在1个小时前,他发现该变压器中压侧套管存在发热情况,
“根据气象预警,未来3小时有雷暴出现。我们按照防汛减灾示意图明确的要点,对13处重点区域逐个排查、精准布控。”7月9日10时,在220千伏苗店变电站,正跟同事核查防汛设施的济源供电公司运维班班长王毛告诉笔者。济源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强对流天气多,一周来济源地区已2次发布雷暴黄色预警。济源
2月15日,济源供电公司变电运检部组织人员冒着寒风对5座220千伏变电站进行特巡,确保恶劣天气条件下电力安全畅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电力保障工作。疫情防控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头等大事,为全面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济源供电公司变电运检室全体人员重任在肩,齐心战疫情,全力保供
2月9日,笔者跟随着济源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二班的运行人员,对中心城区开展战“疫”特巡。走进变电运维二班时,他们正在进行着交接班。在核对无误后,工作负责人李志国对当天的特巡安排部署。“巡视主要是看端子箱的门,是否关好,是否有受潮,门窗是否封闭好,开启升温设备,保持温度不低于规定值,从南
9月8日,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郑州开幕,济源供电公司抽调26名精兵强将赴郑参与保电,随着保电进行,一个个动人故事从他们中涌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三位平凡的保电人,来听听他们的保电故事。骑单车的“中药哥”9月5日凌晨2点,在郑州城郊结合部一处荒地,一个身穿反光衣、头戴安全帽的身影在高压
研究背景:鄱阳湖(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长江中下游,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条河流尾闾相接,湖水调蓄后经湖口注入长江,是一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水湖泊。鄱阳湖是长江重要的天然流量调节器,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洪水调节库,流域面积占整个江西省总面积的97%,
6月10日,在220千伏湨河变电站,变电运维人员正在对变电站进行全面“体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度夏期间安全可靠供电。“今天主要工作是对湨河变电站110千伏出线的保护装置进行升级调试,确保迎峰度夏工作的顺利开展。”济源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二站站长王毛介绍说,他们担负着城区,高新、玉川两个
在许多人看来,变电运行工作常年要与设备为伍,枯燥琐碎,但是对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二班班长王毛来说,在这个岗位,他一待就是29年。这29年来,王毛始终扎根一线,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勤勤恳恳的工作。乐于坚守,痴心技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咱是当兵的人,在部队是通信兵,为蓝天下的战机导航;脱下军装又当上了‘勤务兵’,为群众用电护航……”7月27日,笔者见到济源供电公司梨林供电所长马文杰时,他正领着农电工在辖区沙后村改造下户线。黝黑的脸上汗珠子直淌,言行举止间依然透着军人的飒爽、坚毅与干练。当兵就要能打硬仗25年前,18岁的马文杰成为一名航空通信兵,在甘肃、青海交界的大山驻防,担负着通信联络和为空军战机导航的任务。4年后转业,从包村跑片的电力“新兵”,到守护一方光明的农电“老兵
肩负责任,不辱使命;默默奉献,守护光明。迎峰度夏期间,在王屋山区的崇山峻岭,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电力“卫戍”队伍。踏着夜色出发,迎着热浪前行,用汗水诠释着责任的分量,守护着万家灯火的祥和。他们就是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维护班人员。 夜走“野猪林” 济源市区向西,沿着盘山公路,经过45公里的颠簸,便来到王屋山腹地的转阳河村。一个不大的院落里,住着带电作业维护班6名成员。 7月25日,笔者赶到转阳河村,已是16时30分。班长吴军正在检查测温设备,并叮嘱3名职工带好灯具、矿泉水和防暑药品,做好出发前的准备。 “今天将对35千伏祥阳线、苏阳线和110千伏涧祥线、
57岁的王行义,今生注定要与大山结缘。38年前,他走进绿色军营,在南阳、三门峡等地的大山中驻防;13年后,他脱下军装,来到豫西北的王屋山,成为河南济源220千伏虎岭变一名普通的变电运行工。这一坚守,就是25个春秋。 电力卫戍的“哨兵” 河南省济源市西去30里,在王屋山脉东南的虎岭村,两山夹着一沟,深沟中坐落着服役32年的220千伏虎岭变电站。该站为济源西部山区的重要电源,并担负着“五三一”兵工企业及中原特钢、兴华机械等工业企业的供电任务。 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1986年,32岁的王行义来到虎岭变。面对全新的责任、陌生的设备和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凭借“不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