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国企改革十二样本】①上海国资国企:分类定责分类监管 "管""放"之间促改革深化

2016-08-03 08:53来源:新华社 国资报告关键词:国企改革火电企业国资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理顺国资监管体制,2016年上半年对金融企业国资实行统一监管,探索“实体经济(产业)+虚拟经济(金融)+技术经济(互联网)”新模式,实现产融结合。

在风险防范方面,主要是通过构建“经济运行监测、风险预警跟踪、科学评估评价、事中事后监管”为一体的监管体系,通过加强章程管理,加强清单管理,加强协同管理等,维护资本安全。

还原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迈进过程中,唯有“管多、管少、不管”并举方可更好体现出资人角色。而之所以把过去越位、错位的归位,则是为了让企业更加适应和引领市场。

因此,为促进国有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上海国资委在建立激发企业内在动力活力的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大做文章。

针对国有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上海建立起一套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对研发投入、创新转型、跨国经营等费用视同于考核利润,对尚未实现回报的境外投资在考核中予以单列。

此外,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机制,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国资收益资金,重点支持主动承接国家或部市级重大专项的企业,带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为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设置首席工程师、技术总监等专业岗位,匹配相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技术性创新人才实现价值的新通道。在薪酬激励方面,实行“激励基金+个人购股”计划,企业用于激励股权总额可达实收资本的10%。

当然,创新需要不断试错。为建立宽容宽松的企业创新氛围,上海市人大通过《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明确改革创新项目因客观因素未实现预期目标,在考核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时不作负面评价。其中,上汽集团等将容错机制写入公司章程,从企业层面落实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氛围环境。

原标题:国企改革十二样本丨①上海国资国企:分类定责分类监管,"管""放"之间促改革深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国资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