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广东售电如何在电改中崭露头角

2016-08-04 09:56来源:分析师作者:郑丹丹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交易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上述分析可见,售电竞争交易总体维持活跃。我们预计,广东售电市场总容量有望不断增大,2017年售电公司成交总电量或将超过300亿kWh(以广东省经信委最终发布的指导意见为准)。

广东售电市场成交电价分析

返还系数调整之前,一些发电厂倾向于报地板价保证中标。2016年6月份,返还系数为25%,即差价最终将有75%返还至发电厂,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发电厂报出最低价,下调0.5元/kWh,只要需求侧(电力用户)降价幅度不大,发电厂仍然能够以较高的结算价成交,其中最为极端的为5月份,发电厂申报电价差平均为-494.12厘/kWh,中标发电企业几乎均采取了地板价报价的策略,策略趋同化现象严重,但最终的交易结算价差仅为-133.283厘/kWh,电厂让利并未因集中报地板价而显著增大。6月份之后返还系数调整为50%,发电厂在采用地板价报价的策略或面临较大的让利,因此6、7两月发电厂报出的平均价差有大幅抬升。

需求侧为获取更多电量,倾向于小幅度降价。根据广东售电市场竞争原则,需求侧之间相互竞争,降价幅度小有利于供给侧获取更多电量,售电公司、大用户为了满足自身售电和用电需求,降价幅度都不大。3-7月份,需求侧5个月平均降价幅度为26.8172厘/kWh。由统计数据可见,自6月返还系数调整以来,截至目前对需求侧报价影响不大。

结算平均价差代表电厂向需求侧让利程度,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如图9所示,结算平均价差在4月份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小。具体到电厂的让利规模时,不仅要考虑到结算平均价差,同时还需考虑每个月的成交电量。我们根据月度成交数据测算,广东3-7月售电竞争市场电厂向用户让利的规模分别为1.32亿元、2.14亿元、1.87亿元、1.76亿元和1.57亿元,3-7月份电厂平均让利0.103元/kWh。我们认为,虽然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电力供应相对稀缺会导致电厂让利减少,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售电需求侧竞争日益加剧,随着广东派发第二批售电公司牌照,售电公司数量从13家增加到67家,市场竞争后续将更加激烈。

用户对电厂让利预期不足,导致短期内售电公司获利颇多。根据行业调研了解,3-6月份第一批售电公司与用户签订的代理协议中只向用户让利约2分/kWh,售电公司购售电价差能够达到约8分/kWh,按照3-6月的成交数据,售电公司价差收益高达近3.2亿元。目前售电公司与用户的博弈有所转变,据了解近期签订的代理协议基本采取分成的方式,用户占7成,售电公司仅占3成,我们认为售电公司将绝大部分让利向用户转移是售电改革的长期趋势。

图9:广东售电市场成交电价走势(2016年3月-7月)

原标题:电改 | 广东售电市场怎么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交易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