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我国电力过剩严重 也许未来10年都不需要新建煤电厂了!

2016-08-08 08:32来源:南度度作者:林江 刘栩 柯意志关键词:燃煤电厂火电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分析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平均备用容量约为28%,几乎是标准规划备用容量的两倍。与全国平均备用容量相比,更突出的是,主要区域电网区域的备用容量之间差异巨大:东北部地区的备用容量最高达64%,其次为西北部地区为49%,南部电网区域为35%。

2014年以来,电力部门的产能过剩不断加剧。尤其在2015年中国新增了大量发电容量。初步分析显示,到2015年底,全国平均备用容量已增加到了38%。

总体而言,中国目前的发电厂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满足电力需求所需要的数量,不需要出于可靠性的目的新增任何发电厂。中国需要更多清洁发电技术,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以实现其在《巴黎协定》下的气候目标和国内空气质量目标。此外,也需要更灵活的技术以实现更多可再生电力并网。

当前中国发电备用容量足以满足未来电力需求

在多数电网区域,目前中国电力供应过剩的情况非常明显。这意味着中国已有过多传统基荷煤电厂。

中国未来十年,电力需求会持续增长,因此增加发电厂也许是需要的。但如果不能以科学透明的方式理解未来的需求,建设更多发电厂会导致投资浪费,产生大量搁浅资产,而这些损失最终将由电费缴纳人或纳税人承担。

为了理解未来的供需平衡,笔者创建了高、低两个未来电力需求增长情境。这两个增长情境,根据对国家和区域经济与电力需求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统计学分析,将对国家电力需求增长的假设转换为区域电网级的需求增长。低增长情境假设在2015至2020年期间,国家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为1.5%,2020至2025年期间为1.0%。高增长情境假设两个期限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和2.0%。

在发电方面,我们假设火电厂发电容量保持2015年的水平,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其有关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电和核电容量的政策目标,且从2020年至2025年中国将继续增加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容量。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计算出2020年和2025年的区域和国家备用容量,并按照不同情境在下表中显示。

在高增长情境下,到2020年全国备用容量将下降到22%。从2020年到2025年,西北、东北和南部区域仍存在大量过剩产能。而东部、中部和北部区域则将需要从其他区域额外输入电力,或新增本地发电能力。

原标题:我国电力过剩严重,也许未来10年都不需要新建煤电厂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电厂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