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因地制宜
一揽子解决方案更受欢迎
智能电网概念起源于美国,其重点在于提升电网安全可靠性,欧洲注重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环保问题,韩国则借用IT技术优势推动“绿色电力IT”项目。相比之下,我国则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讯、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各国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探索最合适的未来电网发展道路。
以巴西为例,与中国一样,巴西也存在着能源中心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毛里齐奥˙阿雷德斯表示,这种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大容量远距离交直流输电技术在巴西电网中的必要性,由此带来的电网保护和调度运行控制问题,则是他们重点研究的方向。
在英国,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后,电网运营者同样面临着频率管理、电压管理等方面的挑战。英国国家电网公司代表张胜祥分析了未来电网运行框架,提出由调度机构协调全网所有资源来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给出需求侧管理、提高发电灵活性、电网互联等解决方案。
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实践,给国际电工委员会前副主席恩诺˙里斯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中,各种不同的储能系统安装在实验室里,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其适合发展的领域,这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实践逐步落地,人们充分认识到,这将是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点,它将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成本,更加高效、便捷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同时,智能电网是环环相扣的复杂整体,只有多种技术共同发展,不断探究各种可能性,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变化。
“在我看来,储能是未来电网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不知道这个问题您怎么看?”会议上,面对观众的提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电力系统工程中心主任本˙克罗伯斯基传递了这样一个理念,他认为储能的确是未来电网解决方案中的一种,但却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作为研究人员,应全面考量各种可能性,选出最合适的电网解决方案。这与薛禹胜院士的观点不谋而合。
“解决能源问题不是单靠某种解决方案就能实现的。”薛禹胜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电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多种电源出力平衡与互补的问题,提升负荷预测能力的问题及电动汽车如何更加智能化、双向互动的问题。他表示,未来电网的变革性发展,必须形成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将所有可能应用的技术充分融合,同时用尽可能小的经济成本,发掘电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创新探索
让智能电网走在世界前列
当前,中国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中国倡导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关注,形成重要共识。能源互联的大趋势,为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带来机遇,也促进相关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
“在大电网运行控制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南瑞集团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自信满满。这源于技术创新的底气。本次会议依托的南瑞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智能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方面的重点实验室,围绕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智能调度和变电站自动化等四个方向,攻克了智能电网诸多关键技术和运行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今年7月,由南瑞集团承担的我国首个系统保护试点工程——“华东电网频率紧急协调控制系统”投入运行,有效保障了华东电网汛期西南清洁能源大送电期间的安全稳定运行。以该项目在江苏实施的国内首套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为例,将大电网的事故应急处理时间从原先的分钟级提升至国际领先的毫秒级,传统电网紧急事故情况下“一刀切”停电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技术创新让电网更加安全与智能。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持续开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核心技术研究,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大电网运行状态感知和故障诊断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电网实时监测从稳态到动态、电网分析从离线到在线、电网控制从单独到协同、电网调度从局部到全局的重要技术进步。
同时,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上,中国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超高压和特高压直流输电在中国的长距离输电中已经广泛应用,最高电压等级已达1100千伏。”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曹均正表示,中国已经掌握了特高压直流和VSC直流大部分应用和测试技术,中国提出的全球和洲际能源互联也已展开工作。
技术创新的丰硕成果,是国际交流合作繁荣局面的保证。在IEC标准制定方面,中国身影非常活跃。国际电工委员会前副主席恩诺˙里斯在演讲中提到的数字令人记忆犹新,迄今约有400位中国专家参与了IEC标准化工作。
另外,积极传播中国最新电力研究成果,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亦非常有利。以南瑞集团为例,其主办的英文期刊《MPCE》(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在电力能源领域影响因子排名亚洲第一。这本在国外发行的期刊也成为宣传中国电力最新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将随着中国电力装备一同“走出去”,为世界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希望这本期刊能成为我们另一张‘走出去’的名片。”薛禹胜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
未来的电网究竟什么样,在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任何可能性都存在。传统电网的蜕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努力,未来电网终将以安全、清洁、高效、智能的姿态,为人们送上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引领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上不断前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沙特阿拉伯国家电力公司(以下简称“SEC”)、沙特阿拉伯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NG”)和华为数字能源正式签署电网仿真测试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建设电网仿真测试平台,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技术,部署在SEC的RTDS实验室,构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性能研究能力。三方合作紧扣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7月9日,正泰智能电气(华南)科创产业园开工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行。基地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以“科创智造标杆”“绿质生态典范”“数智卓越运营”为核心定位,聚焦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与智算中心三大领域,全力打造“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全产业链平台。该项目不仅是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0日,广东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汕尾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所在地电网企业应支持充电桩业主安装独立电表,对已安装独立电表的充电桩统一按大工业用电峰谷电价计费并免收基础电费。电网企
近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架空输电线路三维正向设计交互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可开展架空输电线路一键标准化三维设计,为电网设计、运维等多阶段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据介绍,“正向设计”是指从设计构思出发,通过参数化建模,将抽象概念逐步转化为三维模型的创新设计方法。
上海电气入选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名单近日,上海电气成功入选“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主评选名单,彰显了上海电气在引领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标杆示范价值。该评选由福布斯中国推出,旨在发掘中国工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成就,面向年营收超200亿人民币的企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开展数字能源服务衍生业务。对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投资主体每年按响应收益的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3日,广东肇庆南街街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开发主体遴选公告发布。自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之日起按两年周期计算(以实际的开工建设日期为准)。遴选范围及总体可开发资源:1、居民部分:全街道潜在可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约5000户。2、目前可开发资源将根据广宁县供电局提供具体的变压器容量及规模,综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在人工智能分论坛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韩荣杰作《基于国网光明电力大模型的杭电“光擎”智能应用》的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
文/本刊记者张越月特约撰稿陈昊南林熙熙黄子琪从出行到餐饮,从住房到医疗,过去几年中,各类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渗透至生活的诸多领域,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车网互动也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共享平台,它通过整合电动汽车和电网资源,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
7月8日,天合光能发布关于变更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显示,天合光能副总经理丁华章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调整后丁华章先生继续在公司子公司天合富家担任董事的同时,还拟进一步担任天合富家的副总经理,并将聚焦于天合富家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聘任财务负责人吴森先生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实现区域内主要用能企业,以及风、光、储、充等对象的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并接入市级平台。2025年7月底前,全市用能企业、市内风电、光伏、储能、充换电站应接尽接,建立相对完善的智慧能碳大数据体系。打造全国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7月7日,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通过项目建设,核心实现两方面目标:一是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用能企
日前,中央批准:邬小撑同志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左惟同志不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7月4日,东南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光军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徐青森同志,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南大学校长孙友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在电力碳中和分论坛上,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直流配电事业部经理孟学磊作了题为“数据中心直流供电方案及关键设备”的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朱炯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探索研究与创新实践”的主旨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清华大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超65.05亿!上半年220kV、330kV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33项,总投资规模
日前,±800千伏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咸宁长江大跨越和荆州长江大跨越工程导线防振及测振工作完成。测试结果表明,由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导线防振专业技术团队设计的工程用导线防振方案满足技术要求,防振效果达到预期水平。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也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6月30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兴安盟桃合木500千伏新能源汇集输变电工程、连接通辽和兴安电网的蒙东铝都—平川500千伏线路工程、蒙东兴安蒙能右中新能源百万千瓦风储基地220千伏送出工程全面建成,标志着内蒙古科右中旗百万千瓦风储基地的外送通道成功打通,每年将汇集36亿千瓦时新能
记者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7月1日21时15分,西北电网直流外送功率首次突破6000万千瓦,达到6202万千瓦。当天,西北电网日外送电量13.05亿千瓦时,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西北电网外送直流总数达14条,外送规模超8600万千瓦,其中特高压直流10条,超过全国特高压直流外送规模的一
近日,烟台市发改委公布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04112号:关于“支持半岛南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建议的答复。对半岛南三个海上风电项目支持情况:市生态环境局表示,“我局已分别于2024年5月21日、2025年1月17日出具了国家电投烟台半岛南3号二期和国家能源山东半岛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选址支持性意
6月30日11时45分,由黄河公司负责建设的“青豫直流”特高压工程二期300万千瓦光伏项目1#330千伏汇集站(曲明变)首台50兆乏分布式调相机顺利并网投运。正式进入168小时试运行。目前,调相机运行工况良好,各项指标优异,为“青豫直流”特高压工程二期安全稳定运行装上了可靠的“稳定器”。新能源发电存
近年来,英国电力系统饱受可再生能源并网积压困扰,高峰时期超过770吉瓦新能源项目等待接网,这一数字远超英国目前60吉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接入电网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6年,其中约有30%的装机需等待长达10年以上才能并网。并网积压问题导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