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重拳治理“散乱差” 新能源汽车重构顶层设计

2016-08-19 13:48来源:经济观察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意见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双管齐下

8月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曾向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及汽车企业印发了一份面向汽车行业内部的征求意见稿——《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在该意见稿中,发改委首次列出了对于新能源汽车实施碳配额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案,并要求相关方在8月25日前提出反馈意见。8月11日,该意见稿公开披露后引发业界关注和讨论。

所谓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是指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相对于燃油汽车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和进口汽车总代理商,可通过生产、进口新能源汽车生成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盈余部分可在碳排放权市场卖出。事实上,我国早在2011年10月就曾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并批准北京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未来,发改委或将根据规划目标,对燃油汽车规模企业设定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产销量的年度比例,并折算为企业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

“从过去的国家补贴到未来燃油车企业掏钱买碳配额,一方面是在加速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是促使更多企业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中来。”8月16日,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配额相关政策的实施是政策更先进、更合理的表现。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是继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管理后,又一个扩大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理由,通过高效合理的政策让市场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同时又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事实上,关于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管理国外已经有先例,通过这样一种法案,强制让企业将先进的汽车技术导入到市场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与财税政策研究室主任刘斌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当然,通过汽车发展政策来加强市场化竞争只是一方面,如何调整和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也备受关注。8月12日,工信部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的准入规定进行了修订。在企业准入方面和产品准入方面,管理规定对生产能力和条件、设计开发、生产一致性、售后服务能力等,要求更加严格和具体。有分析认为,在提高了新能源车准入门槛后,未来新建的新能源车企不超过10家,新能源车企总量也将被控制住。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企业并不多,但我们现在有200多家,显然多了。但具体最终会控制在多少家我无从预测,还要看政策执行的松紧程度。但(从准入规定来看)有骗补行为的应该出局,技术不达标的应该出局,不具备汽车底盘生产自制能力的企业也应出局。”

原标题:重拳治理“散乱差” 新能源汽车重构顶层设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查看更多>意见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