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材料综合正文

中国的石墨烯来了 我们的产业要让世界刮目相看!

2016-08-19 14:02来源:云投汇关键词:石墨烯石墨烯技术石墨烯单层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学成归国,探索产业路径

陌生的国度,并不能掩盖董国材身上的才华。“你要不要来我们学校读博士?”短短不足一年的交换期,他再次获得了莱顿大学导师的认可。

“导师,您说我要不要在莱顿大学读博士?”董国材拿起了电话打给了远在北京的导师薛其坤院士征询他的建议。最终,在导师的支持下,他决定选择到荷兰继续深造。

2006年,董国材正式加入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他到来之前,莱顿大学针对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发已经持续了八年时间,却迟迟未能研发成功。伴随董国材的加入,中西方思维的碰撞,让项目研发进入了全新阶段。两年后,设备的功能不仅达到了最初的设计指标,还在很多方面远远超出设计指标。诸如,高温下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nm,创造了高温显微学的世界纪录。

“我们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仪器设备,那我们一定要选一个全世界最火的材料来做。”在一帮科学狂人的欢呼声中,石墨烯成为了他们的研究方向。

2010年,董国材在荷兰莱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2年,以博士后的身份正式毕业。莱顿的大学的6年学习生活,不仅提高了他的知识和科研水平,更让他对以后自己要走的路有了清晰的认识。

2012年,一个消息的传来,让董国材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到底在何方。那时,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在常州正式成立,朋友邀请他回国共同去研究石墨烯的产业化。

“回国,毕竟那里离家更近一些。”董国材告诉云投君,“我在下决定前和导师薛其坤院士聊了很久。他告诉我,现在国内不论是在学术氛围,还是在产业环境,亦或是创业环境上都已经不比欧洲差。而对家乡的思念,让我最终下定了决心。”

因为石墨烯,常州这个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城市,成为了董国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烙印。

原标题:石墨烯界的“筷子兄弟”:我们要让世界刮目相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墨烯查看更多>石墨烯技术查看更多>石墨烯单层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