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材料综合正文

中国的石墨烯来了 我们的产业要让世界刮目相看!

2016-08-19 14:02来源:云投汇关键词:石墨烯石墨烯技术石墨烯单层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筷子兄弟,让世界刮目相看

2012年,在董国材决定回国的时候。在中国常州,德国百尔罗赫中国研发制造中心正式开始试运营,它的掌舵者张泳用十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让德国人为之侧目的“中国速度”。那时,距离董国材与张泳这对最佳拍档的碰面还有两年时间。

张泳,199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常州化工研究所成为一名产品研发工程师。四年的科学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丝绸精炼剂”、九五攻关项目“高效印花粘合剂”的核心成员),两年的车间主任,后来从事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1999年担任研究所纺织印染助剂事业部总经理,2002年开始担任常州化工研究所总经理……张泳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基层员工到企业掌舵者的蜕变。而这,也正是常州化工研究所蜕变的开始。

2007年,张泳被常州市授予: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十大明星。“我任职期间,在依托研究所原有的两块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向国际上需求比较大的、体现高技术要求的医药的ODM的业务转型,并与先灵葆雅、默克等国际一流药厂达成合作,为研究所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这不正是我应该做的吗?”在张泳的反问中,云投君听出了一个企业掌舵者的担当。

2010年8月,经过多番思量,张泳决定加入德国百尔罗赫。“这真的很难抉择。”张泳告诉云投君,“促使我下决心得很重要一点是,我长期在国内的企业工作,特别想看看国外的企业,特别是德国的企业是如何运行的,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高的。”

在百尔罗赫呆的越久,张泳内心的感悟就越深,“我经常在想,如果有德国一样的好技术、好产品,配上我们中国接地气的市场行为、推广、规划、执行,我们其实可以做的更好。”

2015年年初,长期从事企业运营的张泳,和一直专注石墨烯和高温隧道扫描显微镜研究的董国材有了第一次的见面。

“我们聊得很投缘,经常在一起交流石墨烯技术,还有高端科学装备等。”张泳告诉云投君,“我们两个人从性格、专业(他是学物理的、我是学化学的),经历(他有非常强的科学功底、我也有比较好的一个产品研发和新产品推广的经验;他在欧洲留过学,我在欧洲的公司呆过)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有好的技术,有比较投缘的搭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自己出来做一些有情怀的事情,做一些很值得若干年后回味的东西,做一些很拿得出手的产品,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的事情。”

他们的相遇,将本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变为了一双“筷子”。而这双“筷子”,或将“夹起”石墨烯这个产业富矿。

原标题:石墨烯界的“筷子兄弟”:我们要让世界刮目相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墨烯查看更多>石墨烯技术查看更多>石墨烯单层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