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最新报告丨“火上浇油”--中国煤化工发展兴衰史(附绿色和平报告)

2016-08-22 08:41来源:能源大嘴关键词: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煤制气行业的扩张,环境风险也随之加大。2014年中国的一个对煤制气生产过程废气排放量的研究分析表明:煤制气项目会导致城市地区的污染转移至靠近煤矿的乡村地区,从而使像新疆和内蒙古这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

2014年11月5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牧民带着口罩照管羊群,而废气对牲畜造成的影响却没有应对的办法,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牧民的生活。©绿色和平

煤制油

与煤制气相似,煤炭液化产业也在稳步扩张,其中大部分的作业活动位于内蒙古、陕西、新疆等中国西北省份及自治区。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截至2016年4月的数据来看,目前至少有六个已投产的煤制油项目(一个直接煤制油,四个间接煤制油和一个合成气制油),年产量达273万吨。

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对于煤制油的兴趣始于上世纪70年代。像兖矿集团、神华集团这样的公司特别研究了费-托合成法(Fischer-Tropsch synthesis),并在90年代建设了多个试验和示范项目。“十一五”规划(2006-2010)期间的一个愿景即“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染料,有序推动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在本世纪初,中央和地方政府批准了几十个煤制油项目,以减轻中国对于进口原油的依赖。

神华集团建成的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制油项目在2010年正式开工建设,年产量达108万吨。神华煤直接制油项目享受着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110亿元的“煤代油基金”,此外政府还进一步支持了煤制油发展的创新和研究项目。

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厂。©绿色和平

从2008年开始,煤制油活动出现了暂时的停滞。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对煤制油行业进行规范,划定除神华在内蒙古和宁夏自治区的两个项目外,停止其它所有煤制油项目。在2011年,中国政府又发布禁令,禁止年产油量低于100万吨的煤制油工厂投产,同时收紧了煤化工项目建设用地的政策。

在2014年,在允许一些企业重新开始发展建设之后,国家能源局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一心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水资源现状和技术、经济实力而盲目发展的现象,要求各地坚决遏制煤制油盲目发展势头。

中国在煤制油行业的政策变化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2008年的油价下跌意味着面对极高的生产成本(煤制油项目的启动和建设成本巨大,仅修建工厂就需要花费至少三年时间),许多规划中的项目失去了竞争力;第二,中国政府越来越担心小型的、缺乏竞争力的煤制油项目发展成中央政府无力管控的零散型行业,而像神华一样大型的国有企业则更容易控制。

根据绿色和平截至2016年4月的分析,现在大约有14个煤制油项目,其中6个已投产,还有8个处于建设和规划阶段。如果这8个项目全部投产,14个项目的总产能将会达到约2800万吨/年。(点击阅读原文通过污染地图查看)

环境问题:耗水量巨大,水资源短缺

第三个原因是人们对于煤制油过程的用水量、以及其对于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关切。据2013年伊金霍洛旗政府的分析,神华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煤制油厂(包括直接煤制油和间接煤制油两条生产线)每年要消耗1000万立方米的淡水(相较而言,中国人均家用取水量为32立方米/年)。30年来密集的采矿工程已经严重影响了这个地区,造成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迅速减少。当地依靠土地的农业人口也受到了影响。现今,这些行业扩张到了新疆、陕西和内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将会对当地水资源造成更加严重的压力。

原标题:最新报告 | “火上浇油” — 中国煤化工发展兴衰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油查看更多>煤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