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钒电池:解决电网消纳难题 优化电力使用率

2016-08-22 10:55来源:商业周刊关键词: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融科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压缩空气蓄能、抽水蓄能等技术相比,钒液流电池的优势在于不需要特殊的地形环境,方便规模化、使用寿命长——它能够存储的电量多少仅与储能罐里装载的电解液体积相关,需要增减电量时,只需调整塑料罐大小即可;而利用钒电子价态变化实现充放电的工作机理,又使得充放电过程完全可逆,可深度充放电,电池寿命大大延长。“比如特斯拉使用的超级电池,如果按照单次充放电量100%计算,只能循环400次,如果充放电量控制在20%-80%,循环次数就会多一点,”美国能源部电网储能项目顾问杨振国在评论该项技术时说道,“大部分电池的寿命是充放次数的函数,但钒电池没有这点顾虑,生命周期内,容量不会减 少。”

一些公司看到了钒液流电池性能优势带来的商业前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住友电工、加拿大VRB Power两家公司就已着手研发钒电池技术,但由于关键材料依赖外购,成本偏高。“我去参观交流时,发现电解液的成本一直降不下来。”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华民说,这家公司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博融控股集团在2008年共同成立,卧牛石储能电站的设备即来自这家公司。“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钒液流电池想产业化的话,必须得从降低关键材料成本入手。”他说。

张华民曾在日本工作十余年,2000年时回到国内,他受命领衔燃点电池电动汽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究开发项目。同时,预估到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会逐渐得到普及应用,而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连续、不稳定性,需要大规模储能技术与其配套才能有效利用。

因此,他开始布局新的储能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的研究开发,出于产业化考虑,开始与博融控股合作,后者以生产钒化学产品为主业。2006年时,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博融控股集团以知识产权共享的形式设立联合研发中心。两年后,大连化物所技术入股,与博融产业投资公司共同成立融科储能。现在,大连博融生产的电解液的世界市场占有率达90%左右。

“从产业链完整度上看,融科储能是世界上最全的。”杨振国评论称。张华民的团队是全球四五十家钒电池技术公司中,唯一涉及从原材料研发到系统解决方案全产业链的公司,且通过研发电堆的核心部件——高性能离子传导膜——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其产品3500元/千瓦时(约合550美元/千瓦时),到2018年,将下降到2500元/千瓦时。不过,杨振国并不建议张华民将成本作为持续竞争力。“全世界的经验都是这样,这项技术还要多开发应用场景。” 杨振国说。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技术总顾问翟永平认可这样的提议。翟永平曾投资多个能源项目,称如果储能公司寻求贷款,那么考察它能“满足什么样的需求,比看技术解决方案是否先进更关键”。“现在的市场需求是不是一定要用储能技术来解决?这个答案现在看来是肯定的,但是不是一定要用钒液流电池的方案呢?” 翟永平说。考虑到压缩空气蓄能、水利蓄能和各类电池等并行技术的发展,钒液流电池或许无法长久维持在寿命与成本方面的竞争力。例如锂电池,国家现已为这项电池续能技术设立了到2020年时,寿命达到1万次充放循环,成本控制在1500元/千瓦时的研发标准,已有多家公司在此方向上发力。在张华民看来,现在的钒液流电池已经能达到16000次充放循环了。

原标题:钒电池解决电网消纳难题,优化电力使用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钒液流电池查看更多>储能电站查看更多>融科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