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解析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市场 国家补贴真的好拿吗?

2016-08-24 14:59来源:动力电池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补贴锂电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补贴“困扰”才刚刚开始?

与上述补贴资金已安全落袋的车企相比,部分车企估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近日就有车企爆料称,“2016年已经过半,然而2015年的补贴至今毫无下文,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更加严重的是,国内有部分车企甚至已经开始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倾向”。

而资金链的断裂,放在任何行业都是破产的前奏。以笔者较熟悉的LED行业来说,在破产跑路的原因里面,资金链断裂占据大半。为什么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货款难以回收,或者是因为工程验收时间过长,从而导致回款的时间过长所引起的。

现如今,部分新能源车企同样面临着补贴审核及发放时间过长,从而导致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短期内资金无法回笼的尴尬。因为按照流程,补贴一般是由车企先行“垫付”,即新能源车企往往以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车卖给消费者之后,再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补贴。

通常申请补贴的流程是,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按照年度周期,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如果企业提交的材料有问题,则顺延至下一年。

一般来说,第二年一季度就能将上年度的补贴全部结算完毕。然而自今年以来,“清查骗补”事件导致2015年的补贴申请和审核工作全部停止,又将相关车企补贴审核及发放的时间,向后延长了至少半年以上。因此,2015年的补贴什么时候能发放,还是个未知数。

由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不菲,单价高,因此即使是一家普通的车企,前期卖车所“垫付”的资金都有近亿元。如果遇过是那些新能源车年销售数量过万的企业,其“垫付”的资金可能会达到数十亿元,这对于盈利相对单一的新能源车企来说,结果极有可能是致命的。

没有资金,企业就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困境。有企业期望用抵押贷款的方式来获得运营资金,但是因为“骗补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现在银行也变得十分谨慎和顾虑,银根紧缩成为必然,企业在抵押贷款的过程中,不仅审核变得麻烦,银行也不肯大额放贷给车企。

申请流程相对简单的国家补贴尚且如此,地方补贴更成为困扰车企的大问题。地方补贴由于存在地域性的差异,无论是在补贴的金额、核算方式,还是在审核及发放时间上,都存在着太多的差异,何况在财政方面的情况,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因此地方补贴变数更多。

如果说因为个别车企的“骗补”行为,从而导致补贴发放的不及时情有可原。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提高,各项参考标准逐步建立,那么按照现行的补贴申请流程,显得过于复杂和繁琐,补贴资金滞后会给新能源汽车企业造成极大压力,从而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那么有没有更加方便、快捷的补贴申领方式呢?或许目前部分城市实行的补贴申领政策可以值得大家借鉴。例如在大连,由购买者直接申领,实行按季申报和拨付。购车人于购车当季度末,向大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补贴申请材料,审核后由市财政局审批拨付。这种申领补贴的申报材料及流程都更为简便,效率更是超过车企。

不过话说回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会在2020年全部退出。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于政府的补贴太过于依赖,一言不合就资金链断裂,发展无以为继。届时如果补贴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车舞台,相关新能源车企有没有成功断奶,也是个未知数。

原标题:解析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市场 国家补贴真的好拿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补贴查看更多>锂电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