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电池市场正文

韩国电池未进推广目录 新能源车企遇尴尬

2016-09-06 14:27来源:汽车产经网作者:白朝阳关键词:电池目录动力蓄电池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已经上市的新车和一些研发已经进入后半程的车辆,更换电池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现在更换电池有点不太实际,电池目录也在持续更新,后续可能出现转机;而一些刚刚开始研发的车型,只能尽可能在已经公布的电池目录中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传言中要在8月份公布的第五批动力电池规范目录迟迟未能出现,让原本躁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变得愈发不能平静。

在今年4月29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以及动力电池新国标后,江淮等新能源主流车企就接到工信部的通知,要求在两个月内按照标准对所使用的电池进行升级。

由于前四批电池公告目录中,江淮、北汽、上汽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日韩电池都没有入围,所以两个月的调整理论上包括电池供应商的切换。

三星、LG等电池供应商未能进入“目录”,江淮等使用这款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也不再享受相关优惠与补贴政策,而在当前依靠政策推动的市场环境中,无法得到补贴意味着丧失竞争力。

电池“限韩令”真的存在吗?

从2015年11月发布的第一批目录开始,直到2016年6月份发布的第四批目录,三星、LG等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始终未能出现在目录上。按照规定,采用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不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从而无法获得补贴。这也意味着一些车企可能不得不放弃三星、LG等韩系动力电池。

有媒体表示,动力电池规范目录“有点针对韩国企业的意思”。2016年9月3日,在天津泰达论坛上,当谈到韩国电池未进入目录一事时,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讳莫如深,表示“不做评论,最好问政府官员。”而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也婉言拒绝了采访。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一位领导则表示,“经济问题有时候也是政治问题,但即便是和政治因素有关,这也无可厚非。”他说指的政治因素是韩国政府一意孤行部署“萨德”导弹,致使中韩关系大幅度退坡。

不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认为,国家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保护本土电池企业,“没有听说对韩国企业有什么特别的对待,只要通过标准就行。”

原标题:韩国电池未进推广目录 新能源车企遇尴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池目录查看更多>动力蓄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